FPGA布线技术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2 FPGA基本结构 | 第15-27页 |
·FPGA的特点 | 第15-19页 |
·FPGA的可编程方法 | 第16-18页 |
·FPGA的基本类型 | 第18-19页 |
·FPGA的设计流程 | 第19-21页 |
·FPGA的功耗模型 | 第21-23页 |
·布线资源的动态功耗 | 第21页 |
·逻辑单元块的动态功耗 | 第21-22页 |
·时钟网络的动态功耗 | 第22页 |
·短路的动态功耗 | 第22-23页 |
·FPGA的延时模型及时序分析 | 第23-27页 |
·FPGA的延时模型 | 第23-24页 |
·FPGA的时序分析 | 第24-27页 |
3 FPGA打包和布局技术 | 第27-47页 |
·实验平台 | 第27页 |
·实验环境 | 第27-33页 |
·VPR的实现 | 第33-35页 |
·VPR在CAD中的实现 | 第33-35页 |
·VPR的结构参数 | 第35页 |
·VPR的工作模式 | 第35-36页 |
·VPack算法及其改进 | 第36-40页 |
·VPR的布局技术 | 第40-47页 |
4 FPGA布线技术 | 第47-77页 |
·布线资源图 | 第47-48页 |
·全局布线 | 第48-56页 |
·结构化参数 | 第50-54页 |
·不同类型的全局布线结构 | 第54-56页 |
·详细布线 | 第56-58页 |
·全局布线与拐角相匹配 | 第56-57页 |
·分离重叠的单元 | 第57-58页 |
·基于簇的逻辑单元块 | 第58-60页 |
·逻辑簇输入数与逻辑簇面积的关系 | 第59-60页 |
·逻辑簇大小对编译时间的影响 | 第60页 |
·布通率驱动布线器及其改进 | 第60-66页 |
·布通率驱动布线器 | 第60-62页 |
·布通率驱动布线器改进 | 第62-66页 |
·搜索算法的介绍及其改进 | 第66-77页 |
·Dijkstra算法 | 第66-68页 |
·A*搜索算法 | 第68-70页 |
·迷宫布线算法 | 第70-72页 |
·搜索算法改进 | 第72-77页 |
5 结论 | 第77-79页 |
·总结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