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性住区空间异化现象研究--以武汉三住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研究课题的选择 | 第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武汉历史性住区的发展历程及空间异化现状 | 第22-27页 |
·武汉历史性住区发展历程 | 第22-25页 |
·武汉历史性住区空间异化现状及特点 | 第25-27页 |
3 重点研究对象筛选原则及空间异化典型案例分析 | 第27-62页 |
·重点研究对象的筛选原则 | 第27页 |
·空间异化典型案例分析 | 第27-62页 |
4 空间异化现象形成的特点及规律研判 | 第62-69页 |
·私密空间向公共空间侵蚀 | 第62-64页 |
·“临近扩张” | 第64页 |
·“按层侵占” | 第64-65页 |
·“先到先占” | 第65页 |
·最大化侵占空间 | 第65页 |
·简易材料改造空间 | 第65-67页 |
·纵横拓展空间 | 第67-69页 |
5 空间异化影响因子 | 第69-77页 |
·需求层次 | 第69-70页 |
·自我调节 | 第70-71页 |
·产权归属 | 第71-73页 |
·政策导向 | 第73-75页 |
·空间原型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