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齿磨削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低温冷风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铲齿磨削实验准备 | 第12-25页 |
·铲齿磨削实验刀具及夹具准备 | 第12-18页 |
·实验刀具及材料的选择 | 第12-13页 |
·实验刀具及装夹件的设计 | 第13-18页 |
·铲齿磨削实验冷风装置准备 | 第18-24页 |
·低温冷风磨削加工机理 | 第18-19页 |
·低温制冷方式的选择 | 第19页 |
·低温冷风机的安装 | 第19-20页 |
·低温冷风机性能测试 | 第20-23页 |
·低温冷风机性能测试的注意事项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常温、低温冷风铲磨铣刀实验 | 第25-38页 |
·机床及实验装置 | 第25-28页 |
·实验机床 | 第25页 |
·主要机床加工参数 | 第25-26页 |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实验参数 | 第27-28页 |
·砂轮的选择 | 第28页 |
·砂轮的修型 | 第28-30页 |
·修型设备 | 第28页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28-29页 |
·修型步骤 | 第29-30页 |
·修型结果 | 第30页 |
·磨头座与Z运动方向的水平校直 | 第30-31页 |
·常温、低温冷风铲磨实验 | 第31-32页 |
·试验参数 | 第31页 |
·试验步骤 | 第31-32页 |
·干涉现象的产生及解决办法 | 第32-33页 |
·干涉现象的产生 | 第32页 |
·解决方法 | 第32-33页 |
·常温、低温冷风磨削铣刀工艺总结 | 第33-37页 |
·铲磨角度 | 第33页 |
·砂轮紧固螺栓与砂轮旋向的正反扣 | 第33-34页 |
·磨屑方向的控制及防护 | 第34页 |
·砂轮粗细与火花的大小 | 第34页 |
·砂轮修整与砂轮的粗细 | 第34页 |
·砂轮铲磨后变黑变糊的问题 | 第34-35页 |
·如何确定轴向进给量 | 第35页 |
·联轴器的选择问题 | 第35-36页 |
·顶尖对轴的刚性问题 | 第36页 |
·冷风机的噪声问题 | 第36页 |
·砂轮修整机磨头座的紧固问题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不同温度条件下刀具表面磨削烧伤的对比研究 | 第38-49页 |
·磨削烧伤的检测与判别 | 第38页 |
·宏观表面氧化层颜色判别磨削烧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39页 |
·微观金相组织判别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5页 |
·金相组织法 | 第39页 |
·金相试样的制备 | 第39-43页 |
·金相试样极其组织的检测 | 第43-44页 |
·不同温度条件下金相组织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金相组织实验总结 | 第45-48页 |
·取样时线切割的问题 | 第45页 |
·镶嵌粉的选择 | 第45-46页 |
·磨光过程中砂纸的选择 | 第46页 |
·磨光过程中倒棱、多面的问题 | 第46-47页 |
·抛光布的选择及出现的问题 | 第47页 |
·抛光过程中干净无磨痕的确定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不同温度条件下刀具表面残余应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 第49-54页 |
·残余应力的产生 | 第49页 |
·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 | 第49页 |
·残余应力的测量设备 | 第49-51页 |
·表面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残余应力实验总结 | 第52-53页 |
·对残余应力概念的理解问题 | 第52页 |
·测量试样大小、方向、安装的问题 | 第52-53页 |
·对残余应力多影响因素及误差的理解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不同温度条件下刀具磨损及耐用度的对比研究 | 第54-70页 |
·刀具磨损的产生机理 | 第54-55页 |
·刀具磨损的检测 | 第55-59页 |
·后刀面磨损的测量 | 第55-56页 |
·前刀面磨损的测量 | 第56页 |
·测量设备及步骤 | 第56-59页 |
·成形铣刀车削45#钢刀具耐用度标准试验 | 第59-64页 |
·实验条件 | 第59-61页 |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61-63页 |
·车削实验步骤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4-68页 |
·A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4-66页 |
·B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刀具耐用度实验总结 | 第68-69页 |
·棒料直径选择及安装的问题 | 第68页 |
·棒料的圆柱度调整 | 第68页 |
·棒料钻中心孔时的注意事项 | 第68-69页 |
·自动进给与手动进给的问题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