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起伏地表三维高频瑞雷面波传播特性研究

作者简介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7-18页
 §1.2 瑞雷面波研究现状第18-24页
     ·瑞雷面波传播机制理论研究第18页
     ·瑞雷面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8-20页
     ·瑞雷面波频散曲线正演研究第20-21页
     ·瑞雷面波勘探频散曲线提取方法研究第21-22页
     ·瑞雷面波勘探频散曲线反演研究第22-23页
     ·瑞雷面波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第23-24页
     ·瑞雷面波勘探应用研究第24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起伏地表下高频瑞雷面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第25-40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弹性波场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第26-31页
     ·基于P-Sv波的弹性波波动方程推导第26-28页
     ·基于P-Sv波的弹性波波动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格式第28-30页
     ·算法稳定性条件第30-31页
 §2.3 吸收边界条件设定第31-35页
 §2.4 自由界面边界条件设定第35-39页
     ·平界面自由边界条件方案第35-36页
     ·二维起伏地形AEA法自由界面边界条件方案第36-38页
     ·三维起伏地形AEA法自由界面边界条件方案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起伏地表高频瑞雷面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可行性实验第40-49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二维起伏自由边界条件可行性实验第40-43页
 §3.3 三维水平自由边界条件可行性实验第43-46页
 §3.4 三维起伏自由边界条件可行性实验第46-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起伏地表下高频瑞雷面波传播数值模拟及其传播特性分析第49-83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2D含倾斜自由界面层状半空间模型高频瑞雷面波传播特性研究第49-53页
     ·2D含倾斜自由界面两层模型高频瑞雷面波传播特性研究第49-51页
     ·2D含倾斜自由界面楔形层状模型高频瑞雷面波传播特性研究第51-53页
 §4.3 三维层状半空间模型瑞雷面波传播特性分析第53-59页
     ·3D水平自由界面层状半空间模型瑞雷面波传播模拟与分析第54-56页
     ·3D含倾斜自由界面层状半空间模型瑞雷面波传播模拟与分析第56-59页
 §4.4 三维含起伏自由界面模型瑞雷面波传播特性分析第59-72页
     ·三维含山脊状起伏地表半空间模型瑞雷面波传播模拟与分析第59-63页
     ·三维含山谷状起伏地表半空间模型瑞雷面波传播模拟与分析第63-66页
     ·三维含独立凸起状地表半空间模型瑞雷面波传播模拟与分析第66-69页
     ·三维含独立凹坑状地表半空间模型瑞雷面波传播模拟与分析第69-72页
 §4.5 多道面波勘探平均效应消除局部地表起伏影响效果分析第72-79页
     ·二维多道面波勘探方法消除地表起伏影响效果分析第72-76页
     ·三维多道面波勘探方法消除地表起伏影响效果分析第76-79页
 §4.6 三维多道面波勘探方法重心假设实验验证第79-82页
 §4.7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近地表S波速度结构研究第83-102页
 §5.1 引言第83-84页
 §5.2 层状介质中的瑞雷波频散曲线正演计算第84-86页
 §5.3 层状介质中的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计算第86-94页
     ·阻尼最小二乘算法(L-M法)第86-89页
     ·模拟退火算法第89-91页
     ·反演算法抗噪能力测试第91-94页
 §5.4 二维横波速度剖面及三维横波速度结构体生成第94-100页
     ·线型布设接收排列记录频散曲线反演结果第95-99页
     ·三维非线型布设接收点记录频散曲线反演结果第99-100页
 §5.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102-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南泥盆纪地层与化石中的莓状黄铁矿研究
下一篇:华南二叠—三叠之交的长英质火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