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功能化及其介电泳排列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类型 | 第10-11页 |
|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0-11页 |
| ·碳纳米管的类型 | 第11页 |
| ·碳纳米管的合成 | 第11-12页 |
| ·电弧放电法 | 第11页 |
| ·激光蒸发法 | 第11-12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2页 |
| ·碳纳米管的性能 | 第12-13页 |
|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 | 第12页 |
| ·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 | 第12页 |
| ·碳纳米管的热学性能 | 第12-13页 |
| ·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 | 第13页 |
| ·碳纳米管的应用 | 第13-15页 |
| ·场发射器件 | 第13页 |
| ·传感器 | 第13-14页 |
| ·多功能薄膜 | 第14页 |
| ·复合材料 | 第14页 |
| ·电子元件 | 第14-15页 |
| ·碳纳米管表面功能化 | 第15-18页 |
| ·氧化处理 | 第15-16页 |
| ·氟化反应 | 第16-17页 |
| ·环加成作用 | 第17页 |
| ·自由基加成 | 第17页 |
| ·机械化学 | 第17-18页 |
| ·碳纳米管表面多功能化 | 第18-19页 |
| ·碳纳米管的后排布技术 | 第19-21页 |
| ·流体操控方法 | 第19页 |
| ·L-B技术 | 第19页 |
| ·声表面波(SAW)排布技术 | 第19页 |
| ·磁场方法操控 | 第19-20页 |
| ·化学自组装 | 第20页 |
| ·介电泳排列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30页 |
|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3-2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 ·碳纳米管样品的制备 | 第24-26页 |
| ·羧基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24-25页 |
| ·酰氯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25页 |
| ·酰氨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25页 |
| ·多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25页 |
| ·多功能化碳纳米管的进一步修饰 | 第25-26页 |
| ·介电泳排布实验 | 第26-28页 |
| ·金属平行微电极的制作 | 第26-27页 |
| ·电泳液的配制 | 第27页 |
| ·未加电场的对比实验 | 第27页 |
| ·介电泳组装 | 第27-28页 |
| ·有限元模拟 | 第28页 |
|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第28-30页 |
|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8-29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9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29页 |
|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第29页 |
|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碳纳米管表面功能化 | 第30-44页 |
| ·引言 | 第30-32页 |
| ·羧基化和酰胺化碳纳米管表征 | 第32-35页 |
| ·羧基化和酰胺化碳纳米管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 ·羧基化和酰胺化碳纳米管SEM分析 | 第33-34页 |
| ·羧基化和酰胺化碳纳米管分散性观察 | 第34-35页 |
| ·多功能化碳纳米管的表征 | 第35-40页 |
| ·多功能化碳纳米管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 ·分散性观察 | 第37-38页 |
| ·SEM表征 | 第38-39页 |
| ·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EDS) | 第39页 |
| ·热重分析 | 第39-40页 |
| ·多功能化碳纳米管的进一步修饰表征 | 第40-4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2页 |
| ·热重分析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碳纳米管的介电泳排布 | 第44-57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介电泳力的计算 | 第44-46页 |
| ·介电泳排布 | 第46-48页 |
| ·介电泳实验参数的选取 | 第46-47页 |
| ·未加电场分布效果与介电泳排列对比 | 第47-48页 |
| ·不同电极线宽的介电泳排布实验 | 第48-52页 |
| ·电极线宽1μm的介电泳实验 | 第48-49页 |
| ·电极线宽10μm的介电泳实验 | 第49-52页 |
| ·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