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的法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0. 导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选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我国司法实践中典型个案介绍及问题的提出 | 第16-19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典型个案介绍 | 第16-17页 |
·无锡房产公司、浦东投资管理公司诉恒通公司侵权案 | 第16页 |
·朱孟依公司天价诉讼案 | 第16-17页 |
·对案例的思考及问题的引出 | 第17-19页 |
·对案例一的分析思考 | 第17-18页 |
·对案例二的分析思考 | 第18页 |
·案例引发的诉讼当事人问题总结 | 第18-19页 |
2. 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的基础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股东派生诉讼概述 | 第19-25页 |
·股东派生诉讼的涵义 | 第19-22页 |
·股东派生诉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22-24页 |
·股东派生诉讼的历史沿革 | 第24-25页 |
·股东派生诉讼的当事人 | 第25-29页 |
·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性质 | 第26-28页 |
·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的内容 | 第28-29页 |
3.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 第29-38页 |
·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资格确定的理论依据 | 第29-31页 |
·均衡股东之间的利益 | 第29-30页 |
·平衡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利益 | 第30页 |
·保护和阻却股东诉权 | 第30-31页 |
·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资格的限制 | 第31-34页 |
·原告持股时间限制 | 第31-32页 |
·原告持股数量的限制 | 第32页 |
·原告持续性的限制 | 第32-33页 |
·原告公正充分代表公司的限制 | 第33-34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34-36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的立法现状 | 第34-35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的立法缺陷 | 第35-36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的立法制度完善 | 第36-38页 |
·明确原告资格的范围 | 第36页 |
·对原告持股的持续性作出规定 | 第36-37页 |
·对原告公正充分的代表作出要求 | 第37-38页 |
4.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被告范围 | 第38-44页 |
·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范围的确定 | 第38-39页 |
·原则性构成要件 | 第38-39页 |
·具体行为类别 | 第39页 |
·国外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被告确定立法模式 | 第39-41页 |
·自由式立法规定 | 第39-40页 |
·限制式立法规定 | 第40-41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的法律规定及不足 | 第41-42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的法律规定 | 第41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的法律规定之不足 | 第41-42页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制度的完善 | 第42-44页 |
·明确现行立法规定 | 第42页 |
·限定被告主体范围 | 第42-43页 |
·合理规定被告行为类型 | 第43-44页 |
5.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地位 | 第44-48页 |
·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地位 | 第44-46页 |
·国外公司地位的立法研究 | 第44-45页 |
·我国当前学界观点 | 第45-46页 |
·我国公司地位的立法选择 | 第46页 |
·其他股东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地位 | 第46-48页 |
·国外相关股东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 | 第46页 |
·我国其他股东在诉讼中的立法地位构想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