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 第11-20页 |
(一) 中医学对不孕症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第11-16页 |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3页 |
2. 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13-16页 |
·桥本甲状腺炎的辨证治疗 | 第13-14页 |
·分期、分型治疗 | 第13页 |
·验方治疗 | 第13-14页 |
·不孕症的临床治疗 | 第14-16页 |
·辨证施治,治病求本 | 第14-15页 |
·中药补肾调周法的运用 | 第15页 |
·心理疏导,移情易性 | 第15-16页 |
(二)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和研究 | 第16-20页 |
1. 现代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第16-17页 |
·概述 | 第16-17页 |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7页 |
2. 桥本甲状腺炎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 第17-18页 |
3. 西医治疗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28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0-21页 |
·病例来源 | 第20页 |
·诊断标准 | 第20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0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20-21页 |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 第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观察表症状量化分级 | 第21-22页 |
·治疗方法与疗程 | 第22-23页 |
·观察指标 | 第23页 |
3.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3-24页 |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第23页 |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23-24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4页 |
5. 统计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8-35页 |
1. 立论依据 | 第28-30页 |
·肾虚为本,肝郁、痰凝、血瘀为重要病理因素 | 第28页 |
·补肾疏肝消瘿法是治疗不孕症合并HT的有效途径 | 第28-30页 |
·治病求本,补肾调周为要 | 第28-29页 |
·审证求因,贯穿疏肝化痰软坚以消瘿 | 第29-30页 |
2. 组方分析及作用机理 | 第30-33页 |
·组方分析 | 第30-31页 |
·作用机理 | 第31-33页 |
3. 疗效分析 | 第33-34页 |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4-35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34页 |
·今后的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