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板融资的有效性 | 第10页 |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2页 |
·研究不足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3-17页 |
·高新技术产业 | 第13-15页 |
·创业板市场 | 第15-17页 |
·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融资现状 | 第22-32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整体规模 | 第22-23页 |
·产业结构 | 第23-24页 |
·产业布局 | 第24-26页 |
·技术创新 | 第26-27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融资渠道(资金来源) | 第27-29页 |
·融资存在问题 | 第29-32页 |
4 创业板市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效率分析 | 第32-43页 |
·创业板市场 IPO 抑价率 | 第32-36页 |
·IPO 抑价概述 | 第32-33页 |
·创业板市场 IPO 抑价率研究 | 第33-36页 |
·创业板市场融资绩效评价 | 第36-43页 |
·指标选取 | 第36-38页 |
·统计分析 | 第38-43页 |
5 创业板市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43-55页 |
·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宏观因素 | 第43-45页 |
·微观因素 | 第45-46页 |
·回归模型的设计 | 第46-48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46-47页 |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建立回归模型 | 第48页 |
·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8-55页 |
·统计描述 | 第48-49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9-53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6 提高创业板市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效率的建议 | 第55-61页 |
·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 第55-57页 |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5页 |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 第55-56页 |
·加强投资者教育,培育机构投资者 | 第56-57页 |
·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建设 | 第57-58页 |
·降低上市标准,严格筛选资源 | 第57页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 | 第57-58页 |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机制 | 第58页 |
·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 | 第58页 |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实力 | 第58-61页 |
·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扩大企业规模 | 第58-59页 |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股权集中度 | 第59页 |
·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自我积累 | 第59页 |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59-60页 |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 第60-61页 |
7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