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杜鹃地理分布模拟及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黄山杜鹃概况 | 第9页 |
| ·黄山杜鹃形态特征及分布 | 第9页 |
| ·黄山杜鹃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物种地理分布模拟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11-15页 |
| 2 引言 | 第15-18页 |
| ·本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 ·材料来源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及其来源 | 第18页 |
| ·试剂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8-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3页 |
| ·黄山杜鹃地理分布研究 | 第19-20页 |
| ·黄山杜鹃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0-2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 ·黄山杜鹃地理分布研究 | 第23-27页 |
| ·黄山杜鹃的地理分布格局 | 第23页 |
| ·黄山杜鹃分布与气候变量的关系 | 第23-25页 |
| ·黄山杜鹃的可能潜在分布区和未来分布区预测 | 第25-27页 |
| ·黄山杜鹃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7-33页 |
| ·不同提取方法对 DNA 获得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不同的水浴时间对黄山杜鹃提取 DNA 的影响 | 第28-30页 |
| ·黄山杜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 第30-33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3-37页 |
| ·结论 | 第33页 |
| ·讨论 | 第33-37页 |
| ·黄山杜鹃地理分布研究的讨论 | 第33-34页 |
| ·黄山杜鹃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讨论 | 第34-36页 |
| ·黄山杜鹃的保护策略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