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功能、发展方向与监管框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探索背景第11-12页
   ·探索意义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16页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14页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4-16页
   ·文章框架第16-17页
   ·文章研究方法第17页
   ·本文创新第17-19页
第二章 影子银行系统的概述及其表现形式第19-29页
   ·影子银行概念及其特点第19-20页
   ·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第20-22页
   ·影子银行系统表现形式第22-26页
     ·操作平台证券化第22-23页
     ·风险转移的神话 CDS(信用违约互换)第23页
     ·让投资者上瘾的 CDO(担保债务凭证)第23-24页
     ·提供充足“血源”的 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第24页
     ·短期资金批发市场 Repo第24-25页
     ·操纵工具表外/离岸第25-26页
   ·运行机制第26-29页
     ·国外影子银行机制第26页
     ·国内影子银行机制第26-29页
第三章 影子银行系统遭受重创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第29-33页
   ·影子银行系统崩溃原因及金融危机诱因第29-31页
   ·影子银行系统崩溃对欧美经济造成的影响第31页
     ·对欧美虚拟经济的影响第31页
     ·对欧美经济实体经济的影响第31页
   ·影子银行系统崩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第31-33页
第四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功能第33-47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构成第33-39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第33-38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构成第38-39页
   ·影子银行体系的中外比较第39-41页
     ·中国信托公司与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比较第39-40页
     ·私募基金的中外比较第40页
     ·货币市场基金的中外比较第40页
     ·资产证券化的中外比较第40-41页
     ·中国银行理财市场与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比较第41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功能与宏观效应分析第41-43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监测与评估第43-47页
第五章 河南 XX 科技有限公司案例分析第47-53页
   ·公司基本情况第47-50页
     ·公司注册信息:第47页
     ·公司概况第47-48页
     ·简要发展历史第48页
     ·股权结构第48-49页
     ·主要产品及业务定位第49页
     ·财务状况第49-50页
     ·融资计划第50页
   ·影子银行在案例的功能分析第50-53页
第六章 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第53-65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现状与突出问题第53-56页
     ·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第53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突出问题第53-56页
   ·中外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比较第56-59页
     ·不同点第56-58页
     ·共同点第58-59页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建议第59-62页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渐进实现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第59-60页
     ·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和机制第60-61页
     ·适度放松行政性金融管制,大力促进与鼓励金融创新第61页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强交易行为监管与消费者利益保护第61-62页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监管人才队伍,加强金融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第62页
   ·研究结论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下一篇: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