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缺失影响因素与制度优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国外农村土地制度借鉴第14-15页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5-18页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8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21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1-26页
   ·相关概念第21-22页
     ·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第21-22页
     ·土地所有权的权能第22页
   ·理论基础第22-25页
     ·产权理论第22-23页
     ·地租理论第23-24页
     ·社会科学的四层次分析框架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沿革与现状问题第26-33页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沿革第26-28页
     ·土地改革时期(1947-1953年)第26页
     ·土地合作化时期(1953-1957年)第26-27页
     ·土地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78年)第27页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第27-28页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现状与问题第28-32页
     ·占有权能的现状第29页
     ·使用权能的现状第29-30页
     ·收益权能的现状问题第30-31页
     ·处分权能的现状问题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影响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因素分析第33-47页
   ·社会基础(非正式制度)第33-36页
     ·乡土情结观念第34页
     ·家庭伦理观念第34-35页
     ·中央集权观念第35页
     ·公私利益观念第35-36页
   ·制度环境第36-41页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第36-37页
     ·尚不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37-41页
   ·治理结构第41-43页
     ·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第41-42页
     ·农村基层管理组织不健全第42-43页
   ·资源配置第43-46页
     ·土地城镇化的外部收益第43-44页
     ·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边际效益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优化权能的制度构建第47-65页
   ·优化权能的基本原则第47-48页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兼顾第47页
     ·尊重地区差异和多样性第47页
     ·决策民主性第47-48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优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权能的有效方式第48-57页
     ·股权设置类型第49-50页
     ·内部治理结构第50-52页
     ·生产经营形式第52-53页
     ·收益分配机制第53-54页
     ·农地股份合作社案例第54-57页
   ·完善征地制度——优化集体土地所有权处分权能的重要抓手第57-64页
     ·界定公共利益第57-58页
     ·征地补偿的受益主体第58-59页
     ·征地听证程序第59-60页
     ·征收土地的价格第60-61页
     ·征收土地的纠纷解决机制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66页
   ·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保试点中的若干问题研究--以山西省曲沃县为例
下一篇: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