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土壤侵蚀环境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植被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延河流域土壤侵蚀格局与动态分析 | 第17页 |
| ·延河流域土壤侵蚀格局与空间分析 | 第17-18页 |
| ·延河流域不同降雨量梯度的土壤侵蚀分布 | 第18页 |
| ·延河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19-2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9页 |
| ·资料来源 | 第19-20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0-25页 |
|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 第20-21页 |
| ·不同植被带小流域土地利用调查 | 第21-22页 |
| ·基于 DEM 的地形信息提取 | 第22-23页 |
| ·提取延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 | 第23页 |
| ·不同降雨量梯度的信息提取 | 第23-24页 |
| ·不同小流域的相关信息提取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土壤侵蚀强度格局分析 | 第25-45页 |
| ·延河流域地形因子分布特征 | 第25页 |
| ·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动态演变特征 | 第25-27页 |
| ·土壤侵蚀强度格局动态特征 | 第27-30页 |
| ·延河流域 1990-2010 年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变化 | 第27-28页 |
| ·延河流域各县域土壤侵蚀状况分布动态变化 | 第28-29页 |
| ·延河流域 1990-2010 年土壤侵蚀转化分析 | 第29-30页 |
| ·不同植被带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 | 第30-34页 |
| ·相同植被带小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特征横向对比 | 第30-33页 |
| ·不同植被带小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对比 | 第33-34页 |
| ·不同降雨量梯度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 | 第34-41页 |
| ·降雨量梯度划分 | 第34-35页 |
| ·不同降雨量梯度分布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 ·不同降雨量梯度地形因子分析 | 第36-37页 |
| ·不同降雨量梯度植被覆盖分析 | 第37-39页 |
| ·不同降雨量梯度土壤侵蚀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 ·相同降雨量梯度内不同小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特征横向对比 | 第40-41页 |
| ·土壤侵蚀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第41-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植被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格局变化研究 | 第45-52页 |
| ·不同小流域地形特征 | 第45-46页 |
| ·不同小流域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 第46-48页 |
| ·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 ·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格局影响分析 | 第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 ·讨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个人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