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水火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 第14-15页 |
| ·水火电力系统节能发电调度模型 | 第15页 |
| ·水火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算法 | 第15-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水火电的运行特性 | 第23-38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火电厂运行特性 | 第23-29页 |
| ·火电机组的耗量特性 | 第23-27页 |
| ·火电机组负荷经济分配及等微增率原理 | 第27-29页 |
| ·水电站的运行特性 | 第29-35页 |
| ·水电站的运行特性 | 第29-33页 |
| ·梯级水电站的运行特性 | 第33-34页 |
| ·水电机组负荷经济分配 | 第34-35页 |
| ·水火电力系统联合运行特性 | 第35-37页 |
| ·水火电力系统互补规律 | 第35-36页 |
| ·水火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仿电磁学算法 | 第38-45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仿电磁学优化算法 | 第38-44页 |
| ·基本仿电磁学算法概述 | 第38-40页 |
| ·仿电磁学算法的改进策略 | 第40-41页 |
| ·ELM与IELM算法计算实验分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水火电力系统节能发电调度一般模型及其求解 | 第45-57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可再生能源消耗量最小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 ·模型求解 | 第47-52页 |
| ·求解思路 | 第47-48页 |
| ·基于IELM的水电优化子问题求解 | 第48-49页 |
| ·火电子问题模型求解 | 第49-52页 |
| ·实例应用 | 第52-55页 |
| ·算例描述 | 第52-53页 |
| ·节能发电调度模型算例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节能发电调度的几种数学模型对比 | 第57-67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数学模型对比分析 | 第57-62页 |
| ·火电煤耗最小为目标的模型 | 第57-58页 |
| ·水电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模型 | 第58-59页 |
| ·水电用水量最小为目标的模型 | 第59-60页 |
| ·火电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模型 | 第60页 |
| ·一次能源消耗最小为目标的模型 | 第60-62页 |
| ·实例应用 | 第62-66页 |
| ·算例描述 | 第62页 |
| ·五类模型的求解 | 第62-63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Ⅰ 水火电力系统算例数据 | 第73-79页 |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