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18页 |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 第13页 |
·种子的结构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13-14页 |
·后熟和冷层积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13页 |
·种皮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13-14页 |
·降解细胞壁的三种酶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14页 |
·温度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14页 |
·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14-16页 |
·硝酸盐对种子热抑制的影响 | 第16页 |
·稗草与莴苣种子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稗草种子休眠的释放及萌发过程中 β-甘露聚糖酶、 β-甘露糖甘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变化 | 第18-29页 |
·材料 | 第18页 |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试剂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稗草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 第21-22页 |
·GA、6-BA 和划伤对稗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2页 |
·后熟对稗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2-23页 |
·冷层积对稗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3-24页 |
·稗草种子萌发过程中 β-甘露聚糖酶、 β-甘露糖苷酶和 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变化 | 第24-25页 |
·后熟对 β-甘露聚糖酶、 β-甘露糖苷酶和 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冷层积对 β-甘露聚糖酶、 β-甘露糖苷酶和 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稗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特性 | 第26页 |
·稗草种子萌发过程中 β-甘露聚糖酶、 β-甘露糖苷酶和 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变化 | 第26-27页 |
·后熟对 β-甘露聚糖酶、 β-甘露糖苷酶和 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冷层积对 β-甘露聚糖酶、 β-甘露糖苷酶和 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硝酸盐调控莴苣种子热抑制过程中 ABA 和 GA 生物合成及降解关键基因的表达 | 第29-43页 |
·材料 | 第29页 |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试剂耗材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萌发实验 | 第29-30页 |
·莴苣种子热萌发的恢复实验 | 第30页 |
·硝酸盐对莴苣种子萌发的作用 | 第30页 |
·RNA 提取 | 第30页 |
·cDNA 的合成 | 第30-31页 |
·实时定量 PCR | 第31-33页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莴苣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 | 第33页 |
·莴苣种子具有典型的热抑制 | 第33-34页 |
·硝酸盐对莴苣种子热抑制的影响 | 第34-35页 |
·硝酸盐对莴苣种子热萌发过程中 ABA 生物合成及降解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5-38页 |
·对 ABA 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 ABA 降解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6-38页 |
·硝酸盐对莴苣种子热萌发过程中 GA 生物合成及降解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8-40页 |
·对 GA 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 GA 降解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莴苣种子的热抑制 | 第40-41页 |
·硝酸盐对莴苣种子的热抑制的影响 | 第41页 |
·硝酸盐调控莴苣种子热萌发过程中 ABA 生物合成及降解关键基因的表达 | 第41页 |
·硝酸盐调控莴苣种子的热萌发过程中 GA 生物合成及降解关键基因的表达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