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冷却器焊接缺陷的有限元分析及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机油冷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8-9页 |
·机油冷却器的主要结构 | 第8-9页 |
·机油冷却器的工作原理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振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振动基础理论 | 第12页 |
·多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 | 第12-15页 |
·多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机油冷却器的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多自由度) | 第13-15页 |
·连续系统自由振动 | 第15-19页 |
·连续系统自由振动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机油冷却器的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连续系统)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机油冷却器固有频率的有限元计算 | 第20-39页 |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有限元理论简介 | 第20页 |
·ABAQUS简介 | 第20-21页 |
·机油冷却器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机油冷却器的实体模型 | 第21-22页 |
·机油冷却器的有限元模型 | 第22-24页 |
·材料属性定义 | 第23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23页 |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 第23-24页 |
·单层机油冷却器模型固有频率分析 | 第24-32页 |
·完好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 第24-26页 |
·有缺陷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 第26-32页 |
·单缺陷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 第26-30页 |
·双缺陷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 第30-32页 |
·单层机油冷却器有限元计算的结论 | 第32页 |
·三层机油冷却器模型固有频率分析 | 第32-38页 |
·完好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 第32-33页 |
·有缺陷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 第33-38页 |
·缺陷尺寸大小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3-35页 |
·缺陷位置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机油冷却器固有频率的实验测定 | 第39-58页 |
·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试方法 | 第39-44页 |
·振动系统的测试原理 | 第39-40页 |
·振动系统的测试仪器和软件 | 第40-42页 |
·锤击法的测试方法 | 第42-43页 |
·锤击法的测试结果 | 第43-44页 |
·声频法简介及测试方法 | 第44-46页 |
·机油冷却器的振动试验 | 第46-56页 |
·完好机油冷却器的测试结果 | 第46-47页 |
·固有频率随缺陷尺寸变化的测试结果 | 第47-52页 |
·缺陷在同一层上固有频率随缺陷位置变化的测试结果 | 第52-54页 |
·缺陷在不同层上固有频率随缺陷位置变化的测试结果 | 第54-56页 |
·有限元分析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机油冷却器焊接缺陷的识别 | 第58-70页 |
·故障诊断学简介 | 第58-59页 |
·故障诊断学的定义 | 第58页 |
·故障诊断学的方法 | 第58-59页 |
·随机变量参数识别方法简介 | 第59-60页 |
·机油冷却器故障识别依据与方法 | 第60-61页 |
·机油冷却器故障识别依据 | 第60页 |
·机油冷却器故障识别方法 | 第60-61页 |
·可能的次品识别 | 第61-62页 |
·在线监测系统的编程 | 第62-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