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CO_2减排与捕集封存 | 第9-11页 |
·源头控制 | 第9-10页 |
·CO_2捕集封存 | 第10-11页 |
·CO_2直接利用 | 第11页 |
·CO_2化学转化与利用 | 第11-13页 |
·合成金刚石 | 第11-12页 |
·合成烃类化合物 | 第12页 |
·合成含氧化合物 | 第12-13页 |
·CO_2合成甲醇催化剂及催化机理 | 第13-18页 |
·传统合成用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 | 第13-15页 |
·光催化合成用催化剂及催化机理 | 第15-18页 |
·煤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 第18-19页 |
·煤的组成及其光敏性 | 第18-19页 |
·煤孔结构 | 第19页 |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二氧化碳和水光催化合成甲醇的研究 | 第21-40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1-23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1-22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CO_2/H_2O 光催化还原实验 | 第24-25页 |
·光催化剂及产物的分析与结构表征 | 第25-27页 |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 第25页 |
·物理吸附 | 第25-26页 |
·红外分析 | 第26页 |
·煤基光催化剂中总酸性基的检测 | 第26-27页 |
·煤基光催化剂中总腐殖酸的检测 | 第27页 |
·气相色谱分析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9页 |
·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容测定 | 第27-28页 |
·煤光催化CO_2合成甲醇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第28-31页 |
·负载型神府煤光催化剂对甲醇产量的影响研究 | 第31-34页 |
·光催化剂结构变化及其转化产物研究 | 第34-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煤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机理的研究 | 第40-5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40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0-41页 |
·光催化CO_2和H_2O 合成甲醇实验过程 | 第41页 |
·分析与检测方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模型化合物对光催化CO_2/H_2O 合成甲醇产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模型化合物光催化还原CO_2气体产率的变化 | 第42-4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煤光催化机理研究 | 第45-48页 |
·煤光催化CO_2机理 | 第45-48页 |
·过渡金属离子负载神府煤光催化机理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