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2-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 2 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及国际经验 | 第15-24页 |
| ·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 ·低碳经济的概念 | 第15-16页 |
| ·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 | 第16-17页 |
| ·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 | 第17-20页 |
|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第17-18页 |
| ·"脱钩"理论 | 第18-19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0页 |
| ·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20-24页 |
| ·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 第20-22页 |
| ·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22-24页 |
| 3 西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第24-36页 |
| ·西安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 第24-27页 |
| ·西安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 ·西安市能源消耗情况 | 第25-27页 |
| ·西安市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分析 | 第27-33页 |
| ·脱钩理论模型介绍 | 第27-29页 |
| ·西安市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9-30页 |
| ·西安市脱钩类型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 ·西安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 | 第33-36页 |
| ·西安市碳排放量计算 | 第33-35页 |
|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 4 西安市碳排放因素分解及预测 | 第36-45页 |
| ·西安市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分析 | 第36-38页 |
| ·西安市碳排放分析 | 第36-37页 |
| ·西安市碳排放强度 | 第37-38页 |
| ·西安市人均碳排放因素分解 | 第38-41页 |
| ·LMDI方法原理 | 第38-40页 |
| ·西安市碳排放因素分解 | 第40-41页 |
| ·西安市碳排放预测 | 第41-45页 |
| ·灰色GM预测模型 | 第42-43页 |
| ·灰色预测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5 西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5-52页 |
| ·西安市发展低碳经济制约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 ·能源结构的限制 | 第45-46页 |
| ·资金与技术的限制 | 第46-47页 |
| ·相关政策及制度的限制 | 第47-48页 |
| ·西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 ·积极规划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 | 第48页 |
| ·优化产业结构 | 第48-49页 |
| ·调整能源结构 | 第49页 |
| ·提供强大的低碳技术和金融支撑体系 | 第49-50页 |
| ·加强低碳生活宣传 | 第50-52页 |
| 6 结论 | 第52-54页 |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52-53页 |
| ·研究不足与发展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