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第一章 改琦与罗塞蒂绘画创作的时代背景与家庭环境比较 | 第13-21页 |
| ·改琦与罗塞蒂所处时代背景的比较 | 第13-16页 |
| ·清朝的没落 | 第13-14页 |
| ·维多利亚时代的变革 | 第14-16页 |
| ·改琦与罗塞蒂所处家庭环境的比较 | 第16-18页 |
| ·官宦之家 | 第16-17页 |
| ·学者之家 | 第17-18页 |
| ·对艺术之路的探析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改琦与罗塞蒂女性形象中所蕴含审美特征的比较 | 第21-29页 |
| ·寂寞情怀下的忧郁 | 第21-25页 |
| ·执梦落寞下的忧郁 | 第25-26页 |
| ·不同视角下的忧郁美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改琦与罗塞蒂女性形象中绘画风格的比较 | 第29-45页 |
| ·形象与美的融汇 | 第29-32页 |
| ·神韵天然,阴柔之美 | 第29-30页 |
| ·浮华媚艳,慵懒之美 | 第30-31页 |
| ·风韵千姿,各有千秋 | 第31-32页 |
| ·现实与梦的融合 | 第32-39页 |
| ·红楼一梦,穿肠蚀骨 | 第32-35页 |
| ·但丁之梦,缠绵萦绕 | 第35-38页 |
| ·情结的不同表现 | 第38-39页 |
| ·诗与画结合的不同诠释 | 第39-45页 |
| 第四章 改琦与罗塞蒂女性形象中绘画语言的比较 | 第45-51页 |
| ·线的灵动与朦胧 | 第45-47页 |
| ·色彩的淡雅与浓烈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