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域耕地破碎化程度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外耕地破碎化研究进展 | 第10页 |
·国外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国外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内耕地破碎化研究进展 | 第11页 |
·国内耕地破碎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内耕地破碎化程度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18页 |
·地理区位 | 第15-16页 |
·自然状况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7-18页 |
3. 耕地破碎化理论研究 | 第18-31页 |
·耕地破碎化 | 第19页 |
·耕地破碎化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资本集中理论 | 第19-20页 |
·土地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农户行为学理论 | 第21-23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3页 |
·耕地破碎化相关基础研究 | 第23-31页 |
·耕地破碎化与景观格局 | 第23-29页 |
·廊道 | 第24-26页 |
·斑块 | 第26-27页 |
·基质 | 第27页 |
·景观指数 | 第27-29页 |
·耕地破碎化与土地整治 | 第29-31页 |
4. 大都市区域耕地破碎化的定性判断 | 第31-41页 |
·社会转型时期不同阶层对耕地的认识分析 | 第31-34页 |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分析 | 第31-33页 |
·农户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第31页 |
·农户土地利用阶段性变化 | 第31-33页 |
·农户耕地利用与保护分析 | 第33-34页 |
·农户更多投工于非农产业和外出就业 | 第33页 |
·拥有耕地的农户数量比重减少 | 第33页 |
·外出务工的收入远超在家务农收入 | 第33-34页 |
·农民对土地功能认识 | 第34页 |
·城市居民对耕地功能认识分析 | 第34页 |
·中央到地方政府对耕地功能认识的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国家耕地保护政策 | 第34-35页 |
·中央政府对耕地功能的认识 | 第35页 |
·地方政府对耕地功能的认识 | 第35页 |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分析 | 第35-41页 |
·北京市城市扩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大兴区城市扩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 | 第38-41页 |
5. 大兴区耕地破碎化程度的时空动态分析 | 第41-57页 |
·大兴区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 第41页 |
·大兴区耕地现状及时空变化分析 | 第41-49页 |
·大兴区耕地现状及分布情况 | 第41页 |
·大兴区耕地分布时空演变分析 | 第41-49页 |
·大兴区耕地破碎化动态演变分析 | 第49-53页 |
·耕地破碎化指标选取 | 第49-51页 |
·耕地破碎化演变分析 | 第51-52页 |
·廊道对耕地破碎化的影响 | 第52-53页 |
·大兴区耕地破碎化的影响分析 | 第53-56页 |
·大兴区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 第53-54页 |
·大兴区耕地生产能力变化分析 | 第54-56页 |
·大兴区景观生态变化分析 | 第56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6. 大兴区耕地破碎化驱动机制分析 | 第57-69页 |
·大兴区耕地破碎化相关驱动力 | 第57-60页 |
·耕地破碎化的自然驱动力 | 第57页 |
·耕地破碎化的政策驱动力 | 第57-58页 |
·耕地破碎化的经济驱动力 | 第58页 |
·耕地破碎化的农业科技驱动力 | 第58-59页 |
·耕地破碎化的人口驱动力 | 第59页 |
·耕地破碎化的文化驱动力 | 第59-60页 |
·耕地破碎化的伦理道德驱动力 | 第60页 |
·大兴区耕地破碎化驱动机制 | 第60-67页 |
·驱动因子选取 | 第60-61页 |
·驱动机制分析 | 第61-67页 |
·大兴区耕地破碎化动态演变展望 | 第67-69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ABSTRACT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