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7-32页 |
| ·偶联反应的发展 | 第7-10页 |
| ·Ullmann偶联反应 | 第7页 |
| ·格氏试剂的偶联反应 | 第7-8页 |
| ·Heck偶联反应 | 第8-9页 |
| ·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9页 |
| ·Suzuki偶联反应 | 第9-10页 |
| ·Suzuki反应的催化剂 | 第10-30页 |
| ·配体 | 第10-19页 |
| ·膦配体 | 第10-12页 |
| ·氮杂卡宾配体 | 第12-13页 |
| ·胺配体 | 第13-14页 |
| ·希夫碱配体 | 第14-16页 |
| ·其他常见配体 | 第16-19页 |
| ·载体 | 第19-30页 |
| ·无机材料 | 第19-23页 |
| ·高分子材料 | 第23-25页 |
| ·磁性材料 | 第25-30页 |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实验 | 第32-45页 |
| ·前言 | 第32-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33-34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4-35页 |
| ·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4-35页 |
| ·Fe_3O_4@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5页 |
| ·Salen配体的制备 | 第35页 |
| ·Fe_3O_4@SiO_2-Salen配体的制备 | 第35页 |
| ·Fe_3O_4@SiO_2-Salen Pd(Ⅱ)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 ·元素分析(ICP) | 第36页 |
| ·红外潜图(FT-IR)分析 | 第36页 |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36-37页 |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7-38页 |
| ·磁滞回线(VSM)潜图分析 | 第38-39页 |
| ·Fe_3O_4@SiO_2-Salen Pd催化剂对Suzuki反应的催化 | 第39-44页 |
| ·反应条件选择 | 第39-41页 |
| ·催化剂对Suzuki反应的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41-43页 |
|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研究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