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10-40页 |
·石墨烯的发现 | 第10-11页 |
·石墨烯的性质 | 第11-12页 |
·机械性质 | 第11页 |
·电学性质 | 第11页 |
·热学性质 | 第11页 |
·其他性质 | 第11-12页 |
·石墨烯的制备 | 第12-24页 |
·自下而上法 | 第13-14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3页 |
·碳化硅外延生长法 | 第13页 |
·有机合成法 | 第13-14页 |
·其他方法 | 第14页 |
·自上而下法 | 第14-24页 |
·微机械剥离法 | 第14页 |
·氧化石墨烯还原法 | 第14-16页 |
·直接溶剂剥离法 | 第16-22页 |
·超临界流体剥离 | 第22-24页 |
·石墨烯的功能化 | 第24-28页 |
·共价键功能化 | 第24-25页 |
·非共价键功能化 | 第25-28页 |
·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 第28-35页 |
·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8-31页 |
·溶液混合法 | 第29-30页 |
·原位生长法 | 第30-31页 |
·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超临界流体 | 第35-38页 |
·超临界流体的概述 | 第35-36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 | 第36-37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层状材料剥离方面的应用 | 第37-38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基于芘基衍生物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溶剂剥离制备石墨烯及其功能化 | 第40-57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非共价修饰石墨烯的制备 | 第42页 |
·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2页 |
·模型和计算细节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芘及其衍生物非共价修饰石墨烯的制备 | 第43-50页 |
·基于范德华修正密度泛函理论(vdW-refined DFT)的计算机模拟 | 第50-53页 |
·石墨烯/金纳米粒子(Au NPs)纳米复合材料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芘胺非共价修饰石墨烯纳米片/铂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甲醇电氧化性质的研究 | 第57-71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8-59页 |
·实验过程 | 第59-60页 |
·膨胀石墨的制备 | 第59页 |
·芘胺非共价修饰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 | 第59页 |
·芘胺非共价修饰石墨烯纳米片/铂(PA-GNS/Pt)和石墨烯纳片/铂(GNS/P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9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59-60页 |
·电催化活性表征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