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区不同居群白檀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白檀资源概况 | 第11-14页 |
·白檀生物学与生态学特点 | 第11页 |
·白檀的资源分布与应用价值 | 第11-12页 |
·白檀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白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资源种类与开发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木本油料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15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15-16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野生木本油料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主要试验试剂与设备 | 第21-22页 |
·试剂 | 第21-22页 |
·仪器 | 第22页 |
·耗材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31页 |
·白檀居群形态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白檀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第25-28页 |
·引物初选、退火温度确定及引物复选 | 第28页 |
·ISSR-PCR扩增及数据处理 | 第28-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51页 |
·不同居群白檀形态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1-38页 |
·白檀个体形态性状的差异分析 | 第31-35页 |
·白檀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第35页 |
·白檀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35-37页 |
·白檀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第37页 |
·不同形态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白檀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第38-51页 |
·白檀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38-39页 |
·白檀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39-44页 |
·引物筛选与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44页 |
·ISSR-PCR扩增结果 | 第44-46页 |
·ISSR-PCR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 | 第46-47页 |
·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48页 |
·居群遗传分化 | 第48页 |
·白檀居群间的遗传距离 | 第48-49页 |
·NTsys2.10e法聚类分析 | 第49-5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1-57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白檀自然居群形态多样性 | 第51-52页 |
·白檀居群遗传多样性 | 第52页 |
·白檀居群遗传多分化 | 第52-53页 |
·形态性状与DNA遗传多样性 | 第53-54页 |
·白檀资源的合理利用 | 第54页 |
·结论 | 第54-57页 |
5 创新点和展望 | 第57-59页 |
·创新点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A | 第65-69页 |
附录B | 第69-77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发表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