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52页 |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 第13-45页 |
·锡体系 | 第13-16页 |
·铝体系 | 第16-29页 |
·含氮配位的金属铝配合物催化体系 | 第18-22页 |
·含氧配位的金属铝配合物催化体系 | 第22-26页 |
·含氮和氧配位的金属铝络合物催化体系 | 第26-29页 |
·锌体系 | 第29-37页 |
·含氮配位的金属锌配合物催化体系 | 第29-31页 |
·含氧配位的金属锌配合物催化体系 | 第31-32页 |
·含氮和氧配位的金属锌络合物催化体系 | 第32-37页 |
·镁体系 | 第37-38页 |
·钙体系 | 第38-39页 |
·铁体系 | 第39-40页 |
·丙交酯的立体选择性聚合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第2章 N,N,O-三齿配体稳定的铝、锡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ε-CL 开环聚合 | 第52-69页 |
·引论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化合物2.2-2.9 的合成和表征 | 第53-58页 |
·ε-CL 开环聚合 | 第58-62页 |
·本章结论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催化剂的合成 | 第63-66页 |
·ε-CL 开环聚合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第3章 氨基膦亚胺配体稳定的二甲基铝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ε-CL 开环聚合 | 第69-101页 |
·引论 | 第69-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1页 |
·化合物3.3-3.14 的合成与表征 | 第81-86页 |
·ε-CL 开环聚合 | 第86-91页 |
·本章结论 | 第91页 |
·实验部分 | 第9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第4章 N,N,N-螯合配体稳定的铝、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ε-CL 和rac-LA 开环聚合 | 第101-136页 |
·引论 | 第101-11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4-129页 |
·化合物4.1-4.3 和4.7-4.14 的合成和表征 | 第114-121页 |
·ε-CL 开环聚合 | 第121-126页 |
·rac-LA 开环聚合 | 第126-129页 |
·本章结论 | 第129页 |
·实验部分 | 第129-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6页 |
第5章 双金属铝、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ε-CL 和rac-LA 可控开环聚合 | 第136-169页 |
·引论 | 第136-1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3-162页 |
·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43-155页 |
·ε-CL 开环聚合 | 第155-158页 |
·rac-LA 开环聚合 | 第158-162页 |
·本章结论 | 第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162-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69页 |
第6章 O,N,N,O-四齿配体稳定的铝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ε- CL和rac-LA 开环聚合 | 第169-182页 |
·引论 | 第169-1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73-177页 |
·化合物6.2-6.9 的合成与表征 | 第173-177页 |
·ε-CL 和rac-LA 开环聚合 | 第177页 |
·本章结论 | 第177页 |
·实验部分 | 第177-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2页 |
附录 | 第182-184页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84-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