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推广价值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观教育概述 | 第22-26页 |
·大学生的就业观 | 第22-25页 |
·就业的概念 | 第22页 |
·就业观的内涵 | 第22-23页 |
·大学生就业观的概念 | 第23页 |
·大学生就业观的构成因素 | 第23-24页 |
·大学生就业观的变迁 | 第24-25页 |
·就业观教育 | 第25-26页 |
·当代女大学生的特征 | 第26页 |
第三章 大理学院女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分析 | 第26-38页 |
·大理学院概况 | 第26-27页 |
·大理学院学生就业的现状 | 第27页 |
·大理学院女大学生就业观调查过程的说明 | 第27-28页 |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28-37页 |
·调查结果差异的分析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大理学院当代女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 第38-42页 |
·大理学院女大学生就业观的积极方面 | 第38-39页 |
·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倾向 | 第38页 |
·女大学生就业心态积极 | 第38-39页 |
·追求职业的稳定性与保障性 | 第39页 |
·女大学生职业认知日趋完善 | 第39页 |
·大理学院女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风险意识和创业精神不足 | 第39-40页 |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 第40页 |
·缺乏诚信意识 | 第40页 |
·职业规划不充分,就业目标模糊不清 | 第40-41页 |
·就业期望值过高 | 第41页 |
·依赖心太强,缺乏自信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大理学院女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8页 |
·社会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 | 第42-44页 |
·社会传统观念 | 第42-43页 |
·国家政策因素 | 第43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43-44页 |
·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 | 第44-45页 |
·家长的就业观 | 第44页 |
·家庭所处地域及经济状况 | 第44-45页 |
·家长的期望及价值观 | 第45页 |
·高校教育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 | 第45-47页 |
·高校就业指导 | 第45-46页 |
·学科专业设置 | 第46页 |
·高等教育知识结构 | 第46页 |
·校园文化 | 第46-47页 |
·女大学生自身对其就业观形成的影响 | 第47-48页 |
·生理因素 | 第47页 |
·心理因素 | 第47页 |
·综合素质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大理学院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对策 | 第48-51页 |
·调整国家政策,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 第48页 |
·提高经济水平,带动就业发展 | 第48页 |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 第48-51页 |
·改变办学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 第48-49页 |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力度 | 第49页 |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 第49页 |
·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全过程 | 第49-50页 |
·因材施教,优化就业指导内容 | 第50页 |
·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 第50-51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