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数字电路论文

时间交替采样系统的信号重建--通道失配的测量、估计及动态校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通道失配的测量与估计第18-20页
     ·通道失配的校准第20-2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时间交替采样系统模型及通道失配分析第23-40页
   ·系统的采样模型第23-26页
     ·模数转换器建模第23-24页
     ·时间交替采样系统采样模型第24-26页
   ·系统通道失配分析第26-39页
     ·增益失配的影响第26-29页
     ·直流偏移失配的影响第29-31页
     ·时钟延迟失配的影响第31-35页
     ·通道失配的综合影响第35-36页
     ·采样保持电路带宽失配的影响第36-39页
   ·本章小节第39-40页
第三章 时间交替采样系统通道失配测量方法研究第40-68页
   ·通道失配测量的算法基础第40-45页
   ·通道失配的测量方法第45-52页
     ·测试信号频率的估计第45-47页
     ·通道输出的正弦拟合第47-49页
     ·通道失配的计算式第49-52页
   ·通道失配测量方法的性能分析第52-65页
     ·量化噪声的影响第53-55页
     ·杂散失真的影响第55-56页
     ·谐波失真的影响第56-60页
     ·测量方法性能仿真分析第60-65页
   ·通道失配的测量试验及结果分析第65-67页
   ·本章小节第67-68页
第四章 时间交替采样系统时钟延迟的估计第68-85页
   ·多音信号的时间交替采样分析第68-71页
     ·多音信号的输出频谱第68-70页
     ·采样结果的时域表达第70-71页
   ·采用 EM 算法的多音信号参数估计第71-76页
     ·参数估计的算法基础第71-73页
     ·多音信号的参数估计第73-76页
   ·时间交替采样系统时钟延迟估计算法第76-82页
     ·正弦参数的初始化第77-78页
     ·输出信号的分组第78-79页
     ·正弦参数的估计第79-80页
     ·通道时钟延迟的计算第80-82页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82-84页
   ·本章小节第84-85页
第五章 时间交替采样系统通道失配的动态校准第85-120页
   ·重构滤波器校准法第85-94页
     ·校准原理第85-86页
     ·重构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第86-90页
     ·仿真分析与实验第90-94页
   ·参考误差校准法第94-119页
     ·参考误差校准法的依据第94-95页
     ·参考误差校准法的实现第95-99页
     ·误差表的生成方法第99-107页
     ·参考误差校准法的特点分析第107-111页
     ·参考误差法的改进第111-115页
     ·仿真分析与实验第115-119页
   ·本章小节第119-120页
第六章 实验验证第120-131页
   ·测试平台第120-121页
   ·通道失配测量方法的验证第121-123页
   ·通道失配估计方法的验证第123-124页
   ·通道失配校准方法的验证第124-130页
   ·本章小节第130-131页
第七章 结论第131-134页
   ·全文总结第131-132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3-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控注入电子枪低频振荡分析及Ka波段回旋行波管研究
下一篇:氯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滴眼液稳定性及抑菌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