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WTP的CVM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引言 | 第12-21页 |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CVM 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5页 |
| ·WTP 距离衰减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CVM 伦理满足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内容和结构 | 第17-20页 |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2 双边界二分式 CVM 方法及其计算模型 | 第21-34页 |
| ·CVM 概述 | 第21-25页 |
| ·CVM 的基本含义 | 第21页 |
| ·CVM 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 ·CVM 的基本步骤及技术问题 | 第22-24页 |
| ·WTP 的引导方式 | 第24-25页 |
| ·双边界二分式 CVM | 第25-33页 |
| ·双边界二分式 CVM 理论 | 第25-26页 |
| ·双边界二分式 CVM 数据的计算模型 | 第26-29页 |
| ·支付意愿函数模型的多形式应用 | 第29-30页 |
| ·支付意愿函数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基于等高线 WTP 的CVM 评价模型 | 第34-51页 |
| ·基于等高线 WTP 的CVM 评价模型构建 | 第34-37页 |
| ·WTP 距离衰减性 | 第34-35页 |
| ·等高线 WTP 的构建方法 | 第35-36页 |
| ·环境资源非使用价值计算方法的界定 | 第36-37页 |
| ·实证设计 | 第37-44页 |
| ·研究对象 | 第37-39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39-40页 |
| ·问卷的基本统计 | 第40-41页 |
| ·问卷的基本统计 | 第41-44页 |
| ·实证结果 | 第44-49页 |
| ·平均支付意愿估计 | 第44-48页 |
| ·区域总支付意愿计算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4 基于伦理满足的 CVM 评价 | 第51-65页 |
| ·伦理满足的基本理论 | 第51-52页 |
| ·伦理学与 WTP | 第51-52页 |
| ·环境伦理偏好 | 第52页 |
| ·实证设计 | 第52-58页 |
| ·研究对象 | 第52-53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53-56页 |
| ·问卷的基本统计 | 第56-58页 |
| ·实证结果 | 第58-64页 |
| ·环境伦理满足 | 第58-62页 |
|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模型估计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5 结论、讨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附录 A | 第75-78页 |
| 附录 B | 第78-82页 |
| 附录 C | 第82-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