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0-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导论 | 第12-5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中国的自杀研究 | 第13-28页 |
| ·非社会学研究 | 第13-15页 |
| ·社会学或类社会学研究 | 第15-28页 |
| ·经典理论 | 第28-36页 |
| ·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自杀理论 | 第28-30页 |
|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自杀理论 | 第30-34页 |
| ·人文主义社会学的自杀理论 | 第34-36页 |
| ·研究进路 | 第36-51页 |
| ·中国的自杀研究与经典理论的关系 | 第36-37页 |
| ·综合性的研究进路选择 | 第37-41页 |
| ·区域比较作为研究方法 | 第41-51页 |
| ·田野与资料 | 第51-56页 |
| ·结构安排 | 第56-57页 |
| 2 理论框架 | 第57-91页 |
|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杀观 | 第57-65页 |
| ·儒家的自杀观 | 第58-60页 |
| ·墨家的自杀观 | 第60-61页 |
| ·道家的自杀观 | 第61-65页 |
| ·西方传统文化的自杀观 | 第65-68页 |
| ·社会互构论与自杀研究 | 第68-75页 |
| ·社会互构论的提出 | 第69-70页 |
| ·社会互构论的基本内涵 | 第70-71页 |
| ·社会互构论的应用与推进 | 第71-75页 |
| ·“结构与行动的互构化”与自杀 | 第75-91页 |
| ·社会结构的两个维度 | 第76-77页 |
| ·社会结构的基本类型 | 第77-79页 |
| ·自杀行动的理想类型 | 第79-82页 |
| ·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 | 第82-91页 |
| 3 团结型社会的农民自杀 | 第91-171页 |
| ·田野 | 第91-93页 |
| ·概况 | 第93-98页 |
| ·性别与年龄别 | 第98-102页 |
| ·类型 | 第102-117页 |
| ·基本类型的分布 | 第103-108页 |
| ·经验类型及其分布 | 第108-117页 |
| ·年代别 | 第117-133页 |
| ·团结型社会自杀率总体变化情况 | 第118-120页 |
| ·团结型社会自杀率分年龄别与性别变动情况 | 第120-125页 |
| ·团结型社会自杀类型的变化 | 第125-133页 |
| ·机制 | 第133-171页 |
| ·报复型自杀的机制 | 第133-152页 |
| ·其他自杀类型的机制 | 第152-165页 |
| ·团结型社会的互构化 | 第165-171页 |
| 4 分裂型社会的农民自杀 | 第171-251页 |
| ·田野 | 第172-175页 |
| ·概况 | 第175-178页 |
| ·性别与年龄别 | 第178-183页 |
| ·类型 | 第183-190页 |
| ·分裂型社会自杀基本类型分布 | 第183-187页 |
| ·分裂型社会自杀经验类型分布 | 第187-190页 |
| ·年代别 | 第190-197页 |
| ·分裂型社会自杀率总体变化情况 | 第190-192页 |
| ·分裂型社会自杀率分年龄别与性别变动情况 | 第192-193页 |
| ·分裂型社会自杀类型的变化情况 | 第193-197页 |
| ·机制 | 第197-251页 |
| ·分裂型社会青年人的自杀 | 第198-216页 |
| ·分裂型社会中年人的自杀 | 第216-225页 |
| ·分裂型社会老年人的自杀 | 第225-232页 |
| ·“奔头”:分裂型社会自杀机制的讨论 | 第232-248页 |
| ·分裂型社会的互构化 | 第248-251页 |
| 5 分散型社会的农民自杀 | 第251-311页 |
| ·田野 | 第251-253页 |
| ·概况 | 第253-258页 |
| ·性别与年龄别 | 第258-263页 |
| ·类型 | 第263-270页 |
| ·分散型社会自杀基本类型的分布 | 第263-268页 |
| ·分散型社会自杀经验类型的基本分布 | 第268-270页 |
| ·年代别 | 第270-278页 |
| ·分散型社会自杀率的时间分布 | 第270-274页 |
| ·分散型社会自杀类型的时间分布 | 第274-278页 |
| ·机制 | 第278-311页 |
| ·血缘联结度的变动与分散型社会的自杀 | 第279-291页 |
| ·规则维控度的变动与分散型社会的自杀 | 第291-301页 |
| ·宏观制度变动与分散型社会的自杀 | 第301-306页 |
| ·分散型社会的互构化 | 第306-311页 |
| 6 中国农民自杀现象的区域化 | 第311-338页 |
| ·类型化与区域化及表征 | 第312-315页 |
| ·数据说明 | 第315-317页 |
| ·南方区域的农民自杀 | 第317-324页 |
| ·北方区域的农民自杀 | 第324-332页 |
| ·中部区域的农民自杀 | 第332-338页 |
| 7 结语 | 第338-355页 |
| ·农民自杀现象类型化与区域化的机制 | 第338-344页 |
| ·从哪里来与往哪里去 | 第344-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5-367页 |
| 致谢 | 第367-370页 |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3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