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信息的司法救济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第13-18页
 一、案例引导第13-17页
  (一) 案例一:杨某与崇明县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决定纠纷上诉案第13-14页
  (二) 案例二:俞霞金等诉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第14-16页
  (三) 案例三:女子被公安部网站记录贩毒,喊冤八年无人修改第16-17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中涉及个人信息公开保护的缺失第17-18页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涉及的“个人信息”概念之理清第18-23页
 一、个人信息的概况第18-19页
 二、个人信息与其他相似名词的界分第19-23页
  (一) 个人信息与个人资料的界分第19-20页
  (二) 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的界分第20页
  (三) 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的界分第20-23页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受案范围第23-32页
 一、国外法院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受案范围第23-27页
  (一) 美国: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第23-25页
  (二) 日本:概括式第25-27页
  (三) 英国:概括式第27页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受案范围第27-29页
  (一) 受案范围:列举式第28-29页
  (二) 受案范围的规定中存在问题第29页
 三、比较分析第29-32页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审理方式与审查标准第32-39页
 一、国外法院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审理方式与审查标准第32-35页
  (一) 美国——秘密审理方式与重新审查标准第32-34页
  (二) 日本——诉讼是否适用屏蔽审查存在争议第34-35页
  (三) 英国——特殊的上诉制度:适当性审查第35页
 二、我国法院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审理方式与审查标准第35-37页
  (一) 审理方式现状:采用适当的审理方式第35-36页
  (二) 审查标准现状:适用标准模糊第36-37页
  (三) 公共利益审查现状:能否审查、如何进行均不确定第37页
 三、比较分析第37-39页
第五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判决类型第39-42页
 一、法律规定的判决类型第39-40页
  (一) 撤销判决与限期履行判决相结合第39-40页
  (二) 限期履行判决第40页
  (三) 确认判决第40页
  (四)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第40页
 二、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第六章 政府信息公开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之完善第42-50页
 一、采取混合式立法模式扩大受案范围第42-44页
  (一) 主动公开中第42-43页
  (二) 依申请公开中第43-44页
 二、分别采用不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单方审理第44-46页
  (一) 不公开审理第45页
  (二) 不公开单方审理第45-46页
 三、采用形式审与实质审相结合的审查标准第46-48页
  (一) 对法院形式审的要求第46-47页
  (二) 对法院实质审的要求第47-48页
 四、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实性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第48-49页
 五、依照《国家赔偿法》和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标准审理原告的赔偿请求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言论的表达自由和限制
下一篇:论行政强制执行中的代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