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51页 |
| ·介孔二氧化硅 | 第16-31页 |
|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及其形成机理 | 第16-20页 |
| ·介孔二氧化硅的介观结构和形貌 | 第20-28页 |
| ·介孔二氧化硅的有机功能化 | 第28-29页 |
| ·介孔二氧化硅的应用 | 第29-31页 |
| ·生物矿化与介孔二氧化硅的仿生合成 | 第31-41页 |
| ·生物矿化及其仿生合成 | 第31-35页 |
| ·动态组装体系及其在多级结构制备中的应用 | 第35-41页 |
|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 ·选题依据 | 第41页 |
| ·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 ·药品和试剂 | 第51-52页 |
| ·实验仪器和型号 | 第52页 |
| ·表征仪器和型号 | 第52-55页 |
| 第三章 辐射孔道纳米球形介孔二氧化硅(AMS)的合成 | 第55-87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 第56-57页 |
| ·核/壳结构和空心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 第57页 |
| ·介孔碳的合成 | 第57-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83页 |
| ·具有辐射孔道的球形介孔二氧化硅(SMS-n) | 第59-67页 |
| ·具有各向异性形貌的核/壳介观结构二氧化硅(AST-4) | 第67-73页 |
| ·具有洋葱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ONI-5) | 第73-77页 |
| ·自调整过程在制备具有辐射型孔道的核/壳结构和空心结构中的应用 | 第77-83页 |
| ·本章总结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第四章 氨基功能化有序辐射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的超声辅助合成 | 第87-127页 |
| ·引言 | 第87-90页 |
| ·实验部分 | 第90-91页 |
|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 第90页 |
| ·催化实验 | 第90-9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1-124页 |
| ·具有辐射介孔的二氧化硅空心球(MSHS) | 第91-104页 |
| ·超声时间对空心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 ·pH值对空心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影响 | 第107-112页 |
| ·溶剂对空心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影响 | 第112-119页 |
| ·空心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应用 | 第119-124页 |
| ·本章总结 | 第124-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 第五章 放射虫形貌多级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动态组装合成 | 第127-150页 |
| ·引言 | 第127-1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1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8-147页 |
| ·新型乳液的制备和性质 | 第128-129页 |
| ·放射虫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和机理研究 | 第129-138页 |
| ·不同APMS/TEOS比例对介孔二氧化硅的形貌影响 | 第138-140页 |
| ·动态沉积过程对多级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形貌影响 | 第140-147页 |
| ·本章总结 | 第147-1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8-150页 |
| 第六章 以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物介晶为动态模板合成多级孔结构二氧化硅SBA-1单晶 | 第150-174页 |
| ·引言 | 第150-1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1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51-172页 |
| ·PAA-CTA复合物的性质 | 第151-154页 |
| ·合成温度对多级孔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单晶体的影响 | 第154-161页 |
| ·改变PAA用量对合成的影响 | 第161-167页 |
| ·制备具有和PAA-CTA复合物相同介观相态的介孔二氧化硅 | 第167-170页 |
| ·单晶状多级孔结构SBA-1的合成机理研究 | 第170-172页 |
| ·本章总结 | 第172-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3-174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174-179页 |
| 致谢 | 第179-18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