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9-10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页 |
·FMC 的概念 | 第12-13页 |
·主流 FMC 方案 | 第13-18页 |
·UMA/GAN | 第13-15页 |
·Femtocell | 第15-16页 |
·IMS(IP-based MultiMedia Subsystem) | 第16-18页 |
·固定移动融合的 AAA 模式 | 第18-21页 |
·AAA 的概念 | 第18-19页 |
·AAA 的通用架构 | 第19-20页 |
·UMA/Femtocell 采用的 AAA 架构 | 第20页 |
·IMS 采用的 AAA 架构 | 第20-21页 |
·文献综合评析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固定移动融合模型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页 |
·CBM 的概念 | 第24-25页 |
·以用户为中心的固定移动融合模型(CBM-FMC) | 第25-27页 |
·用户 | 第25-26页 |
·I-AAA | 第26页 |
·接入网络提供商 | 第26页 |
·业务提供商 | 第26-27页 |
·CBM-FMC 中实体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CBM-FMC 的运作实例 | 第28-29页 |
·CBM-FMC 的主要特征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I-AAA 信令流程设计 | 第32-64页 |
·引言 | 第32页 |
·I-AAA 信令接口模型 | 第32-34页 |
·接口‘A’ | 第33页 |
·接口‘B’ | 第33-34页 |
·接口‘C’ | 第34页 |
·接口采用的信令协议及其扩展 | 第34-41页 |
·PKI X.509 | 第34-36页 |
·Diameter | 第36-38页 |
·接口协议扩展 | 第38-41页 |
·基础信令流程 | 第41-56页 |
·阶段 1:认证和授权 | 第41-43页 |
·阶段 2:接入阶段 | 第43-45页 |
·阶段 3:终止阶段 | 第45-48页 |
·重新认证和重新授权 | 第48-50页 |
·为用户的账户充值 | 第50-53页 |
·故障恢复机制 | 第53-56页 |
·切换相关流程 | 第56-59页 |
·用户触发的切换 | 第57-58页 |
·业务提供商触发的切换 | 第58-59页 |
·多个接入网络提供商承载的固定移动融合业务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I-AAA 信令流程实现 | 第64-79页 |
·引言 | 第64页 |
·协议消息 | 第64-68页 |
·‘A’接口上的消息 | 第64-66页 |
·‘B’接口上的消息 | 第66-67页 |
·‘C’接口上的消息 | 第67-68页 |
·freeDiameter 开源协议栈介绍 | 第68页 |
·freeDiameter 开源协议栈的扩展 | 第68-73页 |
·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73-75页 |
·硬件平台 | 第73页 |
·软件平台 | 第73页 |
·编译安装 | 第73-74页 |
·配置运行 | 第74-75页 |
·部署架构图 | 第75页 |
·运行结果及其分析 | 第75-78页 |
·用户与接入网络提供商之间的认证和授权 | 第75-77页 |
·同时使用多个接入网络提供商的信令流程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2页 |
·总结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84-85页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85-86页 |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