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Bi_4Si_3O_(12) | 第13页 |
·Bi_(12)SiO_(20) | 第13-14页 |
·Bi_2SiO_5 | 第14页 |
·Bi_2Si_3O_(9) | 第14页 |
·Bi_2O_3-SiO_2系统的相图分析 | 第14-18页 |
·Bi_2O_3-SiO_2系统稳定相图 | 第15-16页 |
·Bi_2O_3-SiO_2系统的亚稳定相图 | 第16-17页 |
·熔融 Bi_2O_3-SiO_2系统的结构 | 第17-18页 |
·Bi_2SiO_5粉体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Bi_2SiO_5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9-25页 |
·固相法 (Solid Reaction method) | 第19页 |
·溶胶 -凝胶法 | 第19-21页 |
·水热法 | 第21-23页 |
·化学溶液分解法 | 第23页 |
·熔盐法 | 第23-24页 |
·熔体冷却法 | 第24页 |
·其他方法 | 第24-25页 |
·Bi_2SiO_5粉体的应用 | 第25-26页 |
·环保材料 | 第25页 |
·含有无铅铁电晶体的微晶玻璃 | 第25页 |
·为 Bi_2SiO_5单晶生长提供晶籽 | 第25页 |
·其他应用 | 第25-2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 Bi_2SiO_5粉体 | 第27-43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7-29页 |
·实验药品 | 第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测试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9页 |
·结果分析 | 第29-37页 |
·TEOS 过量对 Bi_2SiO_5粉体合成的影响 | 第30-32页 |
·硝酸铋过量对 Bi_2SiO_5粉体合成的影响 | 第32页 |
·煅烧温度对 Bi_2SiO_5粉体合成的影响 | 第32-34页 |
·保温时间对对 Bi_2SiO_5粉体合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表面活性剂对 Bi_2SiO_5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35-37页 |
·前躯体的作用及反应机理 | 第37-39页 |
·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Bi_2SiO_5粉体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3 水热法制备 Bi_2SiO_5粉体 | 第43-53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测试仪器 | 第44页 |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水热法制备 Bi_2SiO_5粉体影响因素的讨论 | 第45-50页 |
·铋硅比对 Bi_2SiO_5粉体合成的影响 | 第45-47页 |
·保温时间对 Bi_2SiO_5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表面活性剂对 Bi_2SiO_5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48-50页 |
·光谱分析 | 第50-51页 |
·水热法合成 Bi_2SiO_5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 F 掺杂的 Bi_2SiO_5粉体 | 第53-60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53-54页 |
·实验药品 | 第53页 |
·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测试仪器 | 第54页 |
·实验过程 | 第54-55页 |
·F 掺杂 Bi_2SiO_5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55-56页 |
·F 掺杂 Bi_2SiO_5粉体的晶型和结构 | 第56-58页 |
·光谱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水热法制备 F 掺杂的 Bi_2SiO_5粉体 | 第60-68页 |
·引言 | 第60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60-62页 |
·实验药品 | 第60页 |
·实验仪器 | 第60-61页 |
·测试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过程 | 第62页 |
·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62-63页 |
·F 掺杂 Bi_2SiO_5粉体的晶型与结构 | 第63-65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F 掺杂的 Bi_2SiO_5品的 XPS 分析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6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