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32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2-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检视 | 第15-27页 |
·研究内容、路线、方法及主要创新 | 第27-32页 |
2 城市圈府际关系理论基础 | 第32-47页 |
·区域经济理论视角 | 第34-39页 |
·公共管理理论视角 | 第39-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府际关系内涵与格局 | 第47-63页 |
·府际关系涵义 | 第47-51页 |
·府际关系主体范围 | 第51-55页 |
·府际关系格局 | 第55-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城市圈府际关系理论模型建构 | 第63-92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内涵 | 第63-66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类型 | 第66-68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特征与表现 | 第68-74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第74-87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模型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5 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主体及特征 | 第92-114页 |
·武汉城市圈界定及成员 | 第92-95页 |
·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主体及行政特征 | 第95-98页 |
·区域经济视角下武汉城市圈结构分析 | 第98-109页 |
·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的区域经济特点 | 第109-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6 武汉城市圈府际合作:演变及成绩 | 第114-130页 |
·武汉城市圈府际合作演变历程 | 第115-123页 |
·武汉城市圈府际合作成绩 | 第123-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7 武汉城市圈府际竞争:府际关系困境 | 第130-146页 |
·利益:武汉城市圈府际竞争解读起点 | 第131页 |
·府际竞争:武汉城市圈利益及结构交互必然 | 第131-138页 |
·府际合作问题:耦合动力苍白 | 第138-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8 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治理 | 第146-175页 |
·调整行政区划或重设政府层级:循环的逻辑悖论 | 第148-151页 |
·武汉城市圈分层发展:从“1+8”到“1+4+4” | 第151-159页 |
·建立区域利益分享及补偿机制 | 第159-165页 |
·武汉城市圈多中心治理方案 | 第165-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9 结论及展望 | 第175-180页 |
·府际关系主体:“政府”是什么? | 第175-176页 |
·“科层金字塔”府际关系格局 | 第176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动力机制:耦合动力是关键? | 第176-177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内容模块:利益关系与权力关系 | 第177页 |
·城市圈府际关系表现模块:“竞合”与“竞冲” | 第177-178页 |
·区域经济视角下武汉城市圈相对劣势成因 | 第178页 |
·武汉城市圈分层发展:没有武汉市怎么办? | 第178-180页 |
结语 | 第180-182页 |
致谢 | 第182-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