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博对我国政治世俗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6页
     ·关于微博的研究第11-14页
     ·关于政治世俗化的研究第14-16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9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微博的传播特征及政治社会影响力第19-25页
   ·微博的传播特征分析第19-22页
     ·浅层信息泛滥带来“信息超载”第19-20页
     ·“把关人”角色让位第20-22页
     ·传播方式界限模糊第22页
   ·微博影响力:从虚拟到现实第22-25页
     ·影响力的传递第22-24页
     ·“微力量”的崛起第24-25页
3 中国政治世俗化与媒体的共振第25-33页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进程第25-28页
     ·世俗化表现的三个层次第25-26页
     ·多重语境混杂第26-28页
   ·世俗化引发媒体共振第28-33页
     ·媒体生态变化第28-29页
     ·体制内的多元话语表达第29-30页
     ·体制外的话语表达第30-31页
     ·两个舆论场的形成第31-33页
4 政务微博:政府顺应世俗化的主动尝试第33-41页
   ·政务微博出现的原因及现状第33-37页
     ·微博对政府的意义第33-34页
     ·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第34-36页
     ·政务微博区别与民间微博的特点第36-37页
   ·政务微博的功能应用第37-41页
     ·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第37-38页
     ·作为民生关注窗口第38-39页
     ·作为网络意见领袖第39-41页
5 微博对政治世俗化的加速第41-51页
   ·使舆情政情复杂化第41-44页
     ·从样本统计看微博舆情特征第41-42页
     ·舆情带来的政情变化第42-44页
   ·对政府形象实现世俗化再造第44-46页
     ·制度性与人格性的协调第44-45页
     ·交流中的人格化形象第45-46页
   ·潜移默化地使政治生活化第46-51页
     ·推动领导官员走下神坛第46-47页
     ·推动政府话语体系的转变第47-48页
     ·推动政府身份意识的改变第48-49页
     ·使政府及官员行为透明化第49-50页
     ·使行政工作陷入琐碎化和窄众化第50-51页
6 结束语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7页
后记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邓拓的办报思想及对当下新闻工作的启示
下一篇:我国网络舆情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