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 艾滋病概述 | 第12-15页 |
| (一) 艾滋病及两艾人员 | 第12-13页 |
| (二)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第13页 |
| (三)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表现 | 第13-15页 |
| 二、 两艾人员违法犯罪及管治现状 | 第15-19页 |
| (一) 两艾人员违法犯罪现状 | 第15-16页 |
| (二) 两艾人员违法犯罪种类 | 第16-17页 |
| (三) 两艾人员违法犯罪行为控制现状 | 第17-18页 |
| (四) 两艾违法犯罪人员管治缺失之影响 | 第18-19页 |
| 三、 两艾违法犯罪人员管治缺失成因 | 第19-24页 |
| (一) 法律法规粗陋 | 第20-21页 |
| (二) 收治场所建设滞后 | 第21页 |
| (三) 部门缺乏对接联动 | 第21-22页 |
| (四) 职业暴露风险防范不力 | 第22-23页 |
| (五) 人权保障认识缺位 | 第23-24页 |
| 四、 两艾违法犯罪人员的类别化处置 | 第24-28页 |
| (一) 病理期类别化处置 | 第24-25页 |
| (二) 高危人群与一般人群的类别化处置 | 第25-26页 |
| (三) 犯罪行为的类别化处置 | 第26-27页 |
| (四) 特殊人群的类别化处置 | 第27-28页 |
| 五、 两艾违法犯罪人员具体管治对策 | 第28-36页 |
| (一) 医管结合的管治理念 | 第28-29页 |
| (二) 封闭状态之管治对策 | 第29-34页 |
| (三) 开放状态之管治对策 | 第34-36页 |
| 六、 管治强化的制度保障 | 第36-42页 |
| (一)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两艾违法犯罪人员管治 | 第36-38页 |
| (二) 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完善收治场所建设 | 第38-39页 |
| (三) 强化相关部门联动,增强部门协作能力 | 第39页 |
| (四) 建立职业保障机制,防范职业暴露风险 | 第39-40页 |
| (五) 消除歧视、提高保障,促进合法权益的实现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