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杂果类论文--枣论文

安徽及周边地区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7页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第10页
   ·枣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第10-14页
     ·枣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0-11页
     ·研究遗传多样性方法的进展第11-14页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4-17页
     ·ISSR 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第14-15页
     ·ISSR 分子标记在果树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第15-17页
       ·品种的鉴定与分类第15页
       ·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第15-16页
       ·亲缘关系的研究第16-17页
2 引言第17-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9-26页
   ·材料第19-22页
   ·仪器与试剂第22-23页
     ·主要仪器第22页
     ·主要试剂第22-23页
       ·DNA 提取试剂第22-23页
       ·ISSR-PCR 扩增反应试剂第23页
       ·电泳试剂第23页
   ·试验方法第23-26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3-24页
     ·DNA 的检测与定量第24页
     ·ISSR 反应条件的正交优化第24-25页
     ·引物筛选和退火温度确定第25页
     ·最佳体系验证第25页
     ·ISSR-PCR 扩增第25页
     ·数据分析第25-26页
       ·正交优化数据分析第25页
       ·ISSR-PCR 扩增结果数据分析第25-2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6-39页
   ·枣基因组DNA的检测第26页
   ·ISSR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建立第26-30页
     ·不同组分浓度对 ISSR-PCR 体系的影响第26-29页
       ·ISSR 正交设计直观分析第26-27页
       ·正交设计方差分析第27-28页
       ·因素内多重比较分析第28-29页
     ·不同退火温度对 ISSR 体系的影响第29-30页
   ·ISSR引物筛选第30-31页
   ·最佳反应体系及其适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验证第31-32页
   ·扩增结果分析第32-33页
   ·85份枣种植资源的遗传关系分析第33-36页
     ·遗传相似性评价第33页
     ·聚类分析第33-36页
   ·安徽地方枣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分析第36-37页
     ·遗传相似性评价第36页
     ·聚类分析第36-37页
   ·安徽地方枣品种与周边地区枣品种的系统关系第37-39页
     ·群体间遗传多样性比较第37-38页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第38-39页
5 讨论第39-42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39页
   ·正交设计优化PCR反应体系的优点与不足第39页
   ·ISSR标记在枣遗传多样性性研究方面的潜力第39-40页
   ·枣和酸枣的亲缘关系分析第40页
   ·85份供试枣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0-41页
   ·安徽地方枣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1页
   ·安徽枣品种与周边地区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比较第41-42页
6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发表的文章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以合肥市、盐城市为例
下一篇:几种红色系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及呈色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