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创业管理视角下的努力互补 | 第15-17页 |
·风险投资视角下的努力互补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框架及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22-58页 |
·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2-35页 |
·创业企业家 | 第24-25页 |
·创业投资家 | 第25-28页 |
·融资契约理论 | 第28-32页 |
·创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风险投资的基本理论 | 第35-41页 |
·投资选择 | 第36-37页 |
·管理支持 | 第37-39页 |
·市场退出 | 第39-41页 |
·创业企业契约设计的文献综述 | 第41-46页 |
·单边道德风险 | 第41-43页 |
·双边道德风险 | 第43-46页 |
·创业企业监控的文献综述 | 第46-50页 |
·创业企业融资工具的文献综述 | 第50-53页 |
·创业企业融资对象的文献综述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3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融资契约设计 | 第58-82页 |
·创业契约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58-59页 |
·单阶段创业契约设计 | 第59-68页 |
·完全信息下单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第61-62页 |
·不完全信息下单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第62-65页 |
·单阶段创业契约的数值模拟 | 第65-68页 |
·多阶段创业契约设计:互补系数内生化及声誉模型 | 第68-81页 |
·完全信息下多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第71-72页 |
·不完全信息下多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第72-74页 |
·两阶段创业契约设计 | 第74-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4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信号监控模型 | 第82-98页 |
·创业信号监控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82-83页 |
·无信号监控下的基本模型 | 第83-86页 |
·完全信息下无信号监控模型 | 第83-84页 |
·不完全信息下无信号监控模型 | 第84-86页 |
·信号监控下的模型拓展 | 第86-90页 |
·创业企业家监控创业投资者的信号模型 | 第87-88页 |
·创业投资者监控创业企业家的信号模型 | 第88-89页 |
·双边信号监控模型 | 第89-90页 |
·信号监控的数值模拟 | 第90-97页 |
·个体效应下信号监控模型 | 第90-92页 |
·互补效应下信号监控模型 | 第92-95页 |
·联合产出下信号监控模型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5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融资工具选择 | 第98-114页 |
·创业融资工具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98页 |
·创业融资工具的基本模型 | 第98-101页 |
·努力水平选择与收益分析 | 第99-100页 |
·中间收入、努力互补及资本成本 | 第100-101页 |
·创业融资工具的模型分析 | 第101-110页 |
·普通债券的模型分析 | 第101-103页 |
·可转换债券的模型分析 | 第103-104页 |
·普通股的模型分析 | 第104-106页 |
·优先股的模型分析 | 第106-107页 |
·其他融资工具的模型分析 | 第107-110页 |
·创业融资工具的最优选择 | 第110-112页 |
·低努力互补性下融资工具选择 | 第111页 |
·中努力互补性下融资工具选择 | 第111-112页 |
·高努力互补性下融资工具选择 | 第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6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融资对象选择 | 第114-138页 |
·创业融资对象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14-115页 |
·创业融资对象的基本模型 | 第115-128页 |
·银行融资的模型分析 | 第116-117页 |
·风险投资的模型分析 | 第117-126页 |
·天使投资的模型分析 | 第126-128页 |
·创业融资对象的对比选择分析 | 第128-134页 |
·创业融资对象的数值模拟 | 第130-132页 |
·创业融资对象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13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8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138-14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8-140页 |
·研究展望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6页 |
附录 | 第156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 (包括待发表)的论文 | 第156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