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最新研究进展第9-10页
     ·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最新研究进展第10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0-13页
     ·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第10-11页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第11页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第11页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第11-12页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第12页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第12-13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创新目标第13-15页
2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计量统计分析第15-26页
   ·研究区域背景第15-16页
   ·研究区域的划分及数据来源第16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第16-17页
     ·加权变异系数第16页
     ·基尼系数第16页
     ·泰尔指数第16-17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格局的实证分析第17-24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现状第17-19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序演变第19-22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第26-42页
   ·空间统计理论简介第26-28页
     ·空间权重矩阵第26-27页
     ·全局空间自相关第27页
     ·局部空间自相关第27-28页
     ·热点分析(Getis-Ord Gi*)第28页
   ·辽宁省县域人均 GDP 的自相关分析第28-37页
     ·全局空间自相关第28-30页
     ·Moran 散点图和 LISA 分析第30-37页
   ·辽宁省县域人均 GDP 的经济热点分析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4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分析第42-45页
   ·自然条件第42页
   ·历史基础第42-43页
   ·区位条件第43页
   ·政策因素第43页
   ·空间近邻效应第43-44页
   ·劳动力素质第44-45页
5 辽宁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第45-48页
   ·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提高经济效率第45页
   ·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第45-46页
   ·深化经济、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县域财政实力第46页
   ·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支持力度第46-47页
   ·大力发展教育,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第47页
   ·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47-48页
6 结论与不足第48-50页
   ·结论第48-49页
   ·不足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环渤海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县域空间布局下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辽中县规划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