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写词表 | 第7-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选题目的 | 第14-24页 |
第一章 鸭大肠杆菌病及E.coli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1 鸭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病原学 | 第14-15页 |
·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6页 |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16-19页 |
·细菌的分离鉴定 | 第16-17页 |
·酶免疫分析技术 | 第17页 |
·荧光免疫测定技术 | 第17-18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 | 第18页 |
·DNA探针技术 | 第18页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第18-19页 |
2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第19-20页 |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 | 第20-21页 |
·鸭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 | 第21页 |
3 鸭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 第21-22页 |
4 选题目的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4-70页 |
第二章 四川地区鸭源大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 第24-38页 |
1 材料 | 第24-25页 |
·病料来源 | 第24页 |
·试验动物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4-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 第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 方法 | 第25-28页 |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 | 第25-26页 |
·大肠杆菌的鉴定 | 第26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26页 |
·生化鉴定 | 第26页 |
·大肠杆菌的保存 | 第26页 |
·鸭源E.coli的血清型鉴定 | 第26-27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26-27页 |
·血清的稀释 | 第27页 |
·玻片凝集反应 | 第27页 |
·试管凝集实验 | 第27页 |
·致病性试验 | 第27-28页 |
·大肠杆菌悬液的制备 | 第27页 |
·动物致病性试验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35页 |
·细菌鉴定结果 | 第28-29页 |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 第28页 |
·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28-29页 |
·生化鉴定结果 | 第29页 |
·样品分离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血清型鉴定结果 | 第30-32页 |
·大肠杆菌O血清型鉴定 | 第30-31页 |
·大肠杆菌O血清型的分布 | 第31-32页 |
·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32-35页 |
4 讨论 | 第35-38页 |
·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性 | 第35-36页 |
·鸭源大肠杆菌血清型流行病学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鸭源大肠杆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分离菌株中的应用 | 第38-47页 |
1 材料 | 第38-39页 |
·菌株来源 | 第38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38-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9页 |
2 方法 | 第39-41页 |
·PCR样品的制备 | 第39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9-40页 |
·PCR扩增与测序 | 第40页 |
·PCR方法的特异性 | 第40-41页 |
·PCR敏感性试验 | 第41页 |
·PCR方法应用于临床分离株 | 第41页 |
3 结果 | 第41-45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41页 |
·测序结果 | 第41-44页 |
·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44页 |
·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PCR方法检测临床分离株 | 第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建立特异性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 | 第45-46页 |
·PCR技术应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检测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鸭源性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其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70页 |
1 材料 | 第47-48页 |
·试验菌株 | 第47页 |
·主要试剂 | 第47-48页 |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2 方法 | 第48-51页 |
·药敏试验 | 第48-50页 |
·K-B法 | 第48页 |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 第48-50页 |
·耐药基因的PCR检测 | 第50-51页 |
·DNA模板的制备 | 第50页 |
·引物的合成 | 第50-51页 |
·PCR扩增与测序 | 第51页 |
3 结果 | 第51-66页 |
·药敏试验结果 | 第51-58页 |
·鸭源大肠杆菌对36种药物的敏感性 | 第51-53页 |
·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系 | 第53页 |
·不同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 | 第53-56页 |
·不同血清型的鸭源E.coli的多重耐药 | 第56-58页 |
·不同耐药基因的PCR检测 | 第58-62页 |
·bla-TEM耐药基因的检测 | 第58页 |
·tetA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58-59页 |
·tetG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59页 |
·aadA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59-60页 |
·aadA2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60页 |
·aph(3')-Ⅱa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60-61页 |
·dhps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61页 |
·parC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61-62页 |
·不同耐药基因检出率 | 第62页 |
·不同耐药基因的测序结果 | 第62-63页 |
·多种耐药基因与菌株数 | 第63-64页 |
·不同地区的耐药基因型分布 | 第64-65页 |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 | 第65-66页 |
4 讨论 | 第66-70页 |
·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第66-67页 |
·鸭源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 | 第67页 |
·不同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第67-68页 |
·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 | 第68-69页 |
·鸭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第69-70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附图1 phoA基因测序图 | 第80-100页 |
附图2 耐药基因测序图 | 第100-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