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天线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超宽带通信的特点 | 第10-11页 |
·超宽带天线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宽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4-29页 |
·超宽带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天线的电磁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微带天线的传输线模型理论 | 第17-19页 |
·超宽带天线的性能参数 | 第19-23页 |
·天线带宽 | 第19-21页 |
·输入阻抗和驻波比 | 第21页 |
·辐射方向图 | 第21-22页 |
·方向性系数 | 第22页 |
·天线增益系数和辐射效率 | 第22页 |
·天线极化 | 第22-23页 |
·相位中心与群时延 | 第23页 |
·超宽带天线的实现方法 | 第23-25页 |
·微带超宽带天线 | 第23页 |
·缝隙超宽带天线 | 第23-24页 |
·平面单极子天线 | 第24-25页 |
·超宽带天线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解析法 | 第25页 |
·天线的数值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软件辅助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超宽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 第29-58页 |
·天线的小型化分析 | 第29-32页 |
·提高介电常数法 | 第29页 |
·天线加载技术 | 第29-30页 |
·曲流技术 | 第30-32页 |
·左手材料 | 第32页 |
·天线的频带展宽技术 | 第32-35页 |
·改变微带天线等效电路参数 | 第33页 |
·多谐振贴片 | 第33-34页 |
·引入损耗 | 第34页 |
·贴片开槽技术 | 第34-35页 |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 第35-36页 |
·微带线馈电 | 第35页 |
·共面波导式馈电 | 第35-36页 |
·同轴馈电 | 第36页 |
·微带馈电设计实例 | 第36-50页 |
·火锅形微带天线 | 第36-41页 |
·酒杯形微带天线 | 第41-47页 |
·回形超宽带天线 | 第47-50页 |
·共面波导馈电超宽带天线设计实例 | 第50-57页 |
·锤子形超宽带天线 | 第50-54页 |
·新型超宽带天线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超宽带天线阵列研究 | 第58-66页 |
·馈电网络形式 | 第58-60页 |
·并联馈电 | 第58-59页 |
·串联馈电 | 第59-60页 |
·混合馈电 | 第60页 |
·利用匹配网络设计超宽带天线阵 | 第60-63页 |
·利用超宽带天线组成的二元阵列 | 第60-62页 |
·利用超宽带天线组成的四元阵列 | 第62-63页 |
·天线阵列比较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带陷波的超宽带天线设计 | 第66-80页 |
·常见的实现陷波功能的方法 | 第66-69页 |
·酒杯形带陷波的超宽带天线 | 第69-74页 |
·天线的结构 | 第69-70页 |
·天线的参数分析 | 第70-74页 |
·火锅形带陷波的超宽带天线 | 第74-79页 |
·天线的基本结构 | 第74-76页 |
·陷波结构的参数分析 | 第76-77页 |
·陷波结构的位置的影响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