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开管型毛细管柱的制备及评价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7页
   ·开管毛细管离子色谱(OTCIC)第9-11页
     ·泵系统第10页
     ·毛细管开管柱第10-11页
     ·抑制器第11页
     ·检测器第11页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第11-15页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发展概况第11-12页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基本特性第12-13页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机制第13-15页
   ·开管柱的制备及分析分离能力的应用第15-25页
     ·吸附第16-19页
     ·化学键合和/或交联第19页
     ·多孔层第19-20页
     ·蚀刻后化学键合第20-21页
     ·溶胶-凝胶法第21-22页
     ·手性分离柱第22-25页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同质谱的联合应用第25页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第25-27页
第2章 开管毛细管离子色谱柱的制备及评价第27-43页
   ·引言第27页
   ·开管柱的制备第27-29页
     ·实验部分第27-28页
     ·毛细管前处理第28页
     ·引入-SO_3~-第28-29页
     ·涂覆乳液第29页
     ·硅醇基数量的检测第29页
     ·检测方式第2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42页
     ·多层涂覆开管柱第29-32页
     ·不同浓度阴离子的检测第32-34页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分离的影响第34-35页
     ·毛细管表面磺酸化的影响第35-37页
     ·对阴离子的分离第37-39页
     ·重复性和稳定性第39-42页
   ·结论第42-43页
第3章 C_(10)乳液涂覆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及评价第43-59页
   ·引言第43-44页
   ·开管柱的制备第44-45页
     ·实验部分第44页
     ·毛细管前处理第44页
     ·引入-SO_3~-第44页
     ·C_(10)乳液的制备与涂覆第44-4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7页
     ·反向电渗流OTC的EOF的性质第45-46页
     ·缓冲溶液对EOF值的影响第46-51页
     ·电色谱电压对分离的影响第51-53页
     ·C_(10)乳液涂覆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对样品的分离第53-56页
     ·重复性和稳定性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70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型杂化材料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下一篇:泡沫炭的石墨烯改性及大尺寸结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