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前言 | 第11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述 | 第11-18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 第11-12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 第14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第14-17页 |
·林木试管苗快繁的意义 | 第17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及应用前景 | 第17-18页 |
·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条件和营养 | 第18-23页 |
·有机营养成分 | 第18-19页 |
·无机营养组成成分 | 第19-20页 |
·琼脂 | 第20页 |
·能源物质和渗透压 | 第20-21页 |
·温度 | 第21页 |
·光照 | 第21-22页 |
·其他成分 | 第22-23页 |
·杨属树种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第23-26页 |
·国外杨树树种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23页 |
·我国杨树树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研究材料 | 第27页 |
·材料的采集 | 第27页 |
·材料的处理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第27页 |
·6-BA诱导不定芽的试验 | 第27页 |
·不定芽增殖的正交试验 | 第27-28页 |
·壮苗培养 | 第28页 |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28页 |
·培养条件 | 第28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4页 |
·不同消毒方式及梯度组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基本培养基中腋芽萌发芽的诱导试验 | 第30页 |
·茎段不同部位丛生芽的诱导试验 | 第30-31页 |
·6-BA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不同6-BA浓度对毛白杨30号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6-BA浓度对02-9-22茎段和叶片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第32-34页 |
·6-BA/NAA组合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 第34-38页 |
·6-BA/NAA组合对毛白杨30号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第34-35页 |
·6-BA/NAA组合对02-9-22茎段和叶片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第35-38页 |
·壮苗培养 | 第38页 |
·激素对生根诱导的影响 | 第38-44页 |
·不同培养基种类与激素组合对毛白杨30号生根诱导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不同培养基种类与激素组合对白杨新杂种02-9-22生根诱导的影响 | 第40-4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毛白杨无性系30号组培养技术探索研究 | 第44页 |
·白杨新杂种02-9-22无性系单株组织培养技术探索研究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8页 |
·消毒方式对外植体影响效果的探讨 | 第45页 |
·外植体褐化的探讨 | 第45页 |
·6-BA/NAA组合对茎段不定芽增殖影响的探讨 | 第45-46页 |
·6-BA/NAA组合对叶片不定芽增殖影响的探讨 | 第46页 |
·外植体生根培养的探讨 | 第46-47页 |
·玻璃化问题的探讨 | 第47页 |
·污染问题的探讨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