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农产品物流的界定 | 第19-24页 |
·农产品物流的内涵 | 第19页 |
·农产品物流的外延 | 第19-20页 |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 第20页 |
·农产品物流的模式 | 第20-24页 |
·农产品物流的类别 | 第24页 |
·农产品物流的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5页 |
·第三方物流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及借鉴 | 第27-32页 |
·国内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 第27-28页 |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演进 | 第27-28页 |
·国外典型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相关分析 | 第28-30页 |
·美国农产品物流模式 | 第28-29页 |
·日本农产品物流模式 | 第29页 |
·荷兰农产品物流模式 | 第29-30页 |
·国内外典型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当前主要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需求分析 | 第32页 |
·农产品生产情况 | 第32-33页 |
·农产品销售情况 | 第33-34页 |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4-35页 |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东省农产品物流业存在问题分析 | 第35页 |
·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5-41页 |
·“经纪人+农户”物流模式 | 第36页 |
·“加工企业+农户”物流模式 | 第36-37页 |
·“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零售商”物流组织模式 | 第37-38页 |
·第三方物流模式 | 第38-39页 |
·专业批发市场模式 | 第39-40页 |
·期货模式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实证分析——以巨野县大蒜农产品为例 | 第41-51页 |
·山东省大蒜物流现状分析 | 第41-42页 |
·大蒜生产情况 | 第41页 |
·大蒜生产基地建设 | 第41页 |
·大蒜销售情况 | 第41-42页 |
·巨野县大蒜物流模式分析——基于100 份农户调查问卷 | 第42-44页 |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调查样本基本的情况 | 第42-43页 |
·“农户+经纪人+市场”成为主要物流模式的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大蒜销售中影响农户选择销售对象的因素分析 | 第44-48页 |
·计量经济模型的确立 | 第44-45页 |
·经济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结论 | 第45-48页 |
·信息流引导下的基于信息共享的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 | 第48-51页 |
第六章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发达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 | 第51页 |
·加强流通监管与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流通秩序 | 第51页 |
·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联盟 | 第51-52页 |
·积极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业 | 第52页 |
·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 第52页 |
·加强农户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培育代表农民利益的物流中介组织 | 第52-53页 |
·创新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 | 第53-54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与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