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宪法学分析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可资利用的宪法资源 | 第12-17页 |
一、 人权保障 | 第12-14页 |
二、 权力限制 | 第14-16页 |
三、 正当程序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价值目标 | 第17-20页 |
一、 保障人权 | 第18-19页 |
二、 惩罚犯罪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 第20-22页 |
一、 宪法与刑事诉讼法是渊与流的关系 | 第20页 |
二、 宪法非常重视刑事诉讼法 | 第20页 |
三、 宪法对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实质上就是对全体公民权利的保障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犯罪嫌疑仍然受到宪法的保护 | 第24页 |
第三节 公民的权利更容易在刑事诉讼中受到侵害 | 第24-27页 |
一、 公民权利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比其他领域受到侵害的可能性更大 | 第24-26页 |
二、 公民权利在刑事诉讼中较之其他领域受到的侵害更为严重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对国家权力进行相应的制约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域外考察 | 第29-32页 |
第一节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国内法考察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侦查程序中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障碍 | 第32-39页 |
第一节 保障人权价值理念的缺失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侦查主体与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地位失衡 | 第33-35页 |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权利体系尚未建立 | 第35页 |
第四节 实体真实探知主义司法哲学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五节 法外侦查行为的广泛存在和不适宜的错案追究与奖惩机制 | 第37-39页 |
一、 法外侦查行为长期存在 | 第37页 |
二、 与文明办案程序相悖的错案追究与奖惩机制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路径选择 | 第39-57页 |
第一节 完善犯罪嫌疑人权利体系 | 第39-44页 |
一、 在宪法中增列犯罪嫌疑人权利的规定 | 第39-42页 |
二、 完善犯罪嫌疑人权利体系 | 第42-44页 |
第二节 赋予犯罪嫌疑人以“诉权” | 第44-48页 |
一、 诉权的主要内容 | 第44-45页 |
二、 诉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 | 第45-46页 |
三、 赋予犯罪嫌疑人诉权的意义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加强侦查权的合理控制 | 第48-57页 |
一、 建立刑事程序违法行为的可诉性机制 | 第48-52页 |
二、 在侦查程序中真正实现“诉讼形态”的回归 | 第52-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