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 | 第15-16页 |
·经济快速发展 | 第16-17页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17页 |
·社会和谐发展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缓解社会护理压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19页 |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 | 第19页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19-20页 |
·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老年护理需求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发展对策研究现状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福利多边主义 | 第23-24页 |
·福利多边主义的产生 | 第23页 |
·福利多边主义的内容 | 第23-24页 |
·经济学理论 | 第24-25页 |
·帕累托效率 | 第24页 |
·外部效应理论 | 第24-25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29页 |
·失能老人 | 第25-26页 |
·长期护理(LTC) | 第26-27页 |
·长期护理保险(LTCI) | 第27-28页 |
·制度以及制度设计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上海市长期护理供需分析 | 第29-47页 |
·上海市护理服务需求分析 | 第29-39页 |
·护理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上海市护理服务需求系统结构分析 | 第32-36页 |
·上海市护理服务需求量分析 | 第36-38页 |
·上海市护理需求内容分析 | 第38-39页 |
·上海市护理服务供给分析 | 第39-45页 |
·上海市护理服务供给类型 | 第39-43页 |
·上海市护理服务供给数量 | 第43页 |
·上海市护理服务供给质量 | 第43-45页 |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 第47-63页 |
·制度建立背景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47-49页 |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背景 | 第47页 |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背景 | 第47-48页 |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背景 | 第48-49页 |
·制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49-50页 |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 第49-50页 |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 第50页 |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 第50页 |
·保障对象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50-52页 |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 | 第50-51页 |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 | 第51-52页 |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 | 第52页 |
·资金运营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52-56页 |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资金运营 | 第52-53页 |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资金运营 | 第53-56页 |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资金运营 | 第56页 |
·保障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56-60页 |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 第56-57页 |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 第57-59页 |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 第59-60页 |
·国际经验借鉴 | 第60-63页 |
·差别缴费率保障基金储备 | 第60-61页 |
·发展非正规照料缓解基金压力 | 第61-62页 |
·严格的护理等级评估制度防止资源过度利用 | 第62-63页 |
第五章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 | 第63-77页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 | 第63-64页 |
·普适性原则 | 第63页 |
·公平与效率原则 | 第63页 |
·互济性原则 | 第63-64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64页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性质 | 第64-65页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缴费机制设计 | 第65-71页 |
·筹资模式 | 第65-66页 |
·费用分担机制 | 第66页 |
·缴费人群 | 第66页 |
·缴费基数 | 第66-67页 |
·缴费率 | 第67-71页 |
·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研究 | 第71-73页 |
·长期护理保险的享受条件 | 第71-72页 |
·流程设计 | 第72-73页 |
·补偿方式 | 第73页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行管理机制 | 第73-75页 |
·长期护理保险的管理机构及职责 | 第74页 |
·长期护理服务的运营机制 | 第74-75页 |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 第75-77页 |
第六章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行模拟仿真 | 第77-105页 |
·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影响分析 | 第77-81页 |
·人口因素对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 | 第79页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护理服务供需的影响 | 第79-80页 |
·经济发展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反哺作用 | 第80-81页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 第81页 |
·长期护理保险资金运营状况分析 | 第81-88页 |
·基金运营系统 SD 模型的构建 | 第81-82页 |
·SD 模型中变量及方程的建立 | 第82-84页 |
·SD 模型中数据的选取 | 第84-87页 |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结余预测 | 第87-88页 |
·敏感度分析 | 第88-105页 |
·缴费率对基金缺口的敏感性分析 | 第89-94页 |
·财政补贴比率对基金缺口的敏感性分析 | 第94-98页 |
·不同缴费率水平下财政补贴的敏感性分析 | 第98-105页 |
第七章 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 | 第105-111页 |
·法律先行保障制度实施 | 第105-106页 |
·规范资金筹集,保障基金储备 | 第105页 |
·扩大保障范围,合理配置资源 | 第105-106页 |
·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制度实施 | 第106页 |
·“三险联动”,实现制度的无缝隙对接 | 第106-107页 |
·建立政府为主导、社区为载体、市场为源泉的护理提供格局 | 第107页 |
·三个逐步分阶段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第107-108页 |
·构建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 第108-109页 |
·拓宽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 | 第109-111页 |
·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长期护理市场 | 第109页 |
·鼓励居家养老 | 第109-110页 |
·推广时间储蓄模式 | 第110-111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附录 | 第116-12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