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 | 第12-13页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22页 |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农民 | 第13页 |
·农民工 | 第13页 |
·市民 | 第13页 |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 第13-14页 |
·新形势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第15-22页 |
·国外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的理论 | 第15-18页 |
·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观点综述 | 第18-20页 |
·相关理论介绍 | 第20-22页 |
3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 第22-34页 |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 | 第22-26页 |
·自由流动期(1949-1957) | 第22页 |
·城乡禁锢期(1958-1983) | 第22-23页 |
·转移启动期(1984-1988) | 第23-24页 |
·控制期(1989-1991) | 第24页 |
·高速发展期(1992-2002) | 第24-25页 |
·回流期(2003-今) | 第25-26页 |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 第26-30页 |
·量的分析 | 第26-27页 |
·质的分析 | 第27-30页 |
·成都市土地户籍制度改革实践 | 第30-34页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第30-32页 |
·户籍及其配套制度改革 | 第32-34页 |
4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核心难题 | 第34-49页 |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 第34-40页 |
·制度因素 | 第34-39页 |
·个人素质因素 | 第39-40页 |
·新形势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难题 | 第40-49页 |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第40-41页 |
·地方政府改革积极性不高 | 第41-49页 |
5 新形势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 第49-57页 |
·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 | 第49-50页 |
·创新农民工市民化制度 | 第50-53页 |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体现农民主体地位 | 第51页 |
·剥离户籍制度附件功能,强化户籍制度基本功能 | 第51-52页 |
·创新农民工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 第52页 |
·完善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农民工参保比例 | 第52-53页 |
·加大教育力度,提供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 第53页 |
·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 第53-56页 |
·中央政府承担市民化的成本 | 第54-55页 |
·地方政府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 第55-56页 |
·企业承担市民化的成本 | 第56页 |
·农民工承担市民化的成本 | 第56页 |
·完善政府监督评价和奖惩机制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