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山地乡镇中学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绪论 | 第8-13页 |
·问题源起 | 第8-10页 |
·校园规划现状散乱,缺乏整体性布局意识 | 第8页 |
·忽略地域差异,一味效仿城市建设教学楼 | 第8-9页 |
·注重建筑外立面设计,忽略建筑内部空间 | 第9页 |
·校园绿化贫乏,树种单一、缺乏科学管理 | 第9页 |
·校园道路设计不合理,空间可及性差 | 第9-10页 |
·校园公共设施匮乏,卫生质量差 | 第10页 |
·校园建设缺乏安全意识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中学生行为、心理与校园环境关系分析 | 第13-22页 |
·中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 第13-14页 |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 第14-16页 |
·中学生行为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中学课程设置比例与校园景观设计关系 | 第17-18页 |
·我国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18-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山地乡村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综述 | 第22-30页 |
·山区环境概况分析 | 第22-23页 |
·山地的定义 | 第22-23页 |
·山地建筑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利弊 | 第23页 |
·山区的自然灾害 | 第23页 |
·山地形态与场地空间设计 | 第23-27页 |
·校园规划与山区环境 | 第27-29页 |
·校园规划设计要求 | 第27页 |
·校园规划与山地特点的矛盾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山地乡村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 第30-55页 |
·基地分析 | 第30-35页 |
·场地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场地分析要素 | 第31页 |
·场地设计 | 第31-35页 |
·山地校园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 | 第35-37页 |
·建筑单体功能空间设计 | 第37-40页 |
·教学区 | 第38-39页 |
·生活区 | 第39-40页 |
·运动区 | 第40页 |
·交通组织设计 | 第40-44页 |
·校园主干道 | 第41-43页 |
·校园游步道设计 | 第43-44页 |
·校园广场空间设计 | 第44-45页 |
·广场的位置选择 | 第44-45页 |
·广场空间的尺度选择 | 第45页 |
·广场边界与广场设施 | 第45页 |
·绿化设计 | 第45-47页 |
·绿化设计的作用 | 第45-46页 |
·山地乡村中学校园的绿化设计要点 | 第46-47页 |
·其他景观系统 | 第47-55页 |
·铺装设计 | 第47-48页 |
·照明设施 | 第48-49页 |
·景观小品设计 | 第49-52页 |
·标识标牌系统设计 | 第52-55页 |
5、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