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论文的研究特色、创新点以及不足 | 第17-18页 |
·研究特色 | 第17页 |
·创新点 | 第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 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理论的介绍 | 第18-24页 |
·技术与技术创新概念的含义 | 第18-20页 |
·技术 | 第18页 |
·技术创新 | 第18-20页 |
·金融支持体系的阐释 | 第20页 |
·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 | 第20-24页 |
·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路径 | 第20-21页 |
·金融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间接支持与直接支持 | 第21页 |
·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21-23页 |
·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金融支持的影响 | 第23-24页 |
2 辽宁省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辽宁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第24-30页 |
·辽宁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 第24-25页 |
·辽宁省技术创新成果 | 第25-28页 |
·辽宁省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分析 | 第28-30页 |
·辽宁省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辽宁省技术创新的 R&D 投入不足 | 第30页 |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来源结构不尽合理 | 第30-32页 |
3 辽宁省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证分析 | 第32-40页 |
·数据包络模型(DEA)的选择说明 | 第32-34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介绍 | 第32-33页 |
·规模收益不变的 C2R 模型简要介绍 | 第33-34页 |
·规模收益可变的 BCC 模型简要介绍 | 第34页 |
·模型输入、输出变量的选择 | 第34-35页 |
·实证分析 | 第35-38页 |
·数据选择 | 第35-36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实证结果总结 | 第38-40页 |
·辽宁省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较低 | 第38页 |
·辽宁省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规模收益不明显 | 第38-39页 |
·实证结果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4 国内外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 第40-50页 |
·国外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践与启示 | 第40-44页 |
·美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践 | 第40-42页 |
·日本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践 | 第42-43页 |
·国外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启示 | 第43-44页 |
·国内部分省市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践与启示 | 第44-50页 |
·江苏省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实践 | 第44页 |
·四川省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实践 | 第44-46页 |
·陕西省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实践 | 第46-47页 |
·北京市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实践 | 第47-48页 |
·国内主要省市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启示 | 第48-50页 |
5 辽宁省促进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 第50-53页 |
·完善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法律体系 | 第50-51页 |
·优化政府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51页 |
·促进银行业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 | 第51-52页 |
·规范完善已有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