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29页 |
·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理论界定 | 第17-23页 |
·两种社会形态的划分 | 第17页 |
·突发事件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政治动员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功能及其方式 | 第25-29页 |
·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功能 | 第25-27页 |
·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方式 | 第27-29页 |
第3章 我国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三种途径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我国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三种具体途径 | 第29-31页 |
·以政党和政府为主体进行政治动员 | 第29-30页 |
·以社会为主体进行政治动员 | 第30页 |
·国家和社会的总体政治动员 | 第30-31页 |
·我国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政治动员代价高,可持续性低 | 第31页 |
·忽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 | 第31-32页 |
·对法制化进程造成消极影响 | 第32-33页 |
第4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对策建议 | 第33-37页 |
·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在突发事件中积极引导舆论的作用 | 第33-34页 |
·把突发事件中的政治动员与行政应急法治化有机结合 | 第34页 |
·遏制政治腐败,全面提升党的政治动员能力 | 第34-35页 |
·坚持政治动员的“利益兼顾”原则 | 第35-36页 |
·积极营造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