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 ·城镇化的界定 | 第12-13页 |
| ·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1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6页 |
|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第16-17页 |
|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法学分析 | 第17-18页 |
|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政策基础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与变迁方向 | 第20-28页 |
|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 | 第20-22页 |
| ·土地改革建立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1949-1952) | 第20-21页 |
| ·农业合作化确立集体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1978) | 第21页 |
|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创立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1978-) | 第21-22页 |
|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下的几种典型实践模式及评价 | 第22-24页 |
| ·“均田制”模式及其简要评价 | 第22-23页 |
| ·山东平度“两田制”模式及其简要评价 | 第23页 |
| ·山西吕梁“四荒地”模式及其简要评价 | 第23页 |
| ·广东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及其简要评价 | 第23-24页 |
|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方向 | 第24-28页 |
|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 | 第28-32页 |
|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 第28-29页 |
|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 | 第28页 |
|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8-29页 |
|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透视 | 第29-32页 |
| ·在法律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明晰 | 第29页 |
| ·在产权安排上现行土地承包制度还不够完善 | 第29-30页 |
| ·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 第30页 |
|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损害农民利益 | 第30页 |
|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在立法和操作上的缺失 | 第30-31页 |
| ·我国农村土地仍承担社会保障功能 | 第31页 |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城镇化进程中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对策分析 | 第32-45页 |
| ·重视制度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第32-34页 |
| ·重视制度建设 | 第32页 |
|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第32-34页 |
| ·建立利益协调平衡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34-39页 |
| ·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 第34-35页 |
|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第35-36页 |
| ·完善农村土地征用与补偿制度 | 第36-37页 |
|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 第37-39页 |
| ·强化宏观调控,土地管理和权力监管 | 第39-43页 |
| ·强化国家宏观调控 | 第39-40页 |
| ·强化土地管理 | 第40-42页 |
| ·加强对村委会权力的监管 | 第42-43页 |
| ·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和智力支持 | 第43-45页 |
| ·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 | 第43页 |
| ·为农民提供智力支持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