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理论研究 | 第17-24页 |
·马克思经典地价理论 | 第17页 |
·杜能区位理论 | 第17-19页 |
·房地产供求理论 | 第19-21页 |
·房地产投资风险理论 | 第21-23页 |
·房地产估价理论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房地产价格及形成机制分析 | 第25-36页 |
·房地产价格 | 第25页 |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0页 |
·房地产自身因素 | 第25-26页 |
·人口因素 | 第26页 |
·制度政策因素 | 第26-28页 |
·经济因素 | 第28页 |
·社会因素 | 第28-29页 |
·国际因素 | 第29-30页 |
·我国房地产价格及市场形成机制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住房制度改革 | 第30-31页 |
·土地使用制度的演化 | 第31-32页 |
·我国房价及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分析 | 第32-35页 |
·土地计划供应与住房市场需求矛盾 | 第32页 |
·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2-33页 |
·房地产市场受宏观调控影响比较大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地房比概念及分析 | 第36-41页 |
·地房比概念 | 第36-38页 |
·地房比概念及组成 | 第36页 |
·本研究地房比与类似地房比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第36-37页 |
·杭州市地房比情况 | 第37-38页 |
·地房比的实质及应用 | 第38-39页 |
·地房比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土地出让价和购地时房价联合作用对地房比影响 | 第39页 |
·房地产投资环境对地房比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研究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结果 | 第41-49页 |
·房价和地房比的互动研究 | 第41-42页 |
·房价与地房比的传动关系 | 第41页 |
·从开发商购地决策推论房价与地房比 | 第41-42页 |
·房价和地房比因果关系检验 | 第42-48页 |
·房地产价格和地房比数据采集 | 第42-43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介绍 | 第43-45页 |
·房价和地房比因果检验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房价与地房比研究结果分析及应用 | 第49-55页 |
·房价与地房比结果分析 | 第49页 |
·分析结果应用于房地产市场运作机制并探寻高房价成因 | 第49-53页 |
·房价地价的转化机理---房地产市场运作机制的核心环节 | 第49-50页 |
·房价中国结----我国房地产市场运作机制图 | 第50-51页 |
·透过房地产市场运作机制分析高房价成因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 第55-59页 |
·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房地产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 第55-56页 |
·正确认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针对高房价形成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 第56-57页 |
·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上的住房供应数量 | 第56页 |
·合理控制需求 | 第56-57页 |
·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 第57页 |
·开发商应在宏观政策环境下,合理地作出投资决策 | 第57-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